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基于时空临近重复效应的犯罪热点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北京市抢劫案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15 05:56
  时空临近重复效应是犯罪活动的一种重要时空特征。为深入研究犯罪热点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论文以北京市内城六区2012—2014年抢劫案件为例,通过核密度估计、时空临近重复计算及定义时空临近重复案件链等方法分析了犯罪热点的案件构成,并从犯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犯罪热点内的案件特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内城六区的抢劫案件存在有"a""b""c"三个主要的空间热点,并且热点内的大部分案件均具有显著的时空临近重复效应;其中热点"a"位于双井、劲松一带,热点"c"位于南四环大红门桥一带,且2个热点内案件的犯罪人特征在一致性程度上高于环境类特征,表明热点的形成源于犯罪人在热点区域内重复作案的可能性较大;而热点"b"位于东南三环的分钟寺地区,热点内案件的环境类特征在一致性程度上高于犯罪人特征,表明该热点的形成为不同犯罪人在热点区域内集中作案的可能性较高。研究对警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犯罪打击和防控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本文研究框架

图1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由于本文旨在通过犯罪的时空临近重复效应分析来研究犯罪热点的特征和成因,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上分为2个步骤。一方面利用核密度估计来获取案件宏观空间态势分布以识别显著性的案件热点区域;另一方面对案件进行时空临近重复效应分析,以得到案件整体的时空临近重复特征模式,....


图2研究区域示意图

图2研究区域示意图

本文研究数据为北京市110接处警系统中2012—2014年的抢劫类案件数据。抢劫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持有人的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选择该类案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抢劫案件涉及了危及受害人生命的暴力行为,被认为是城市地区人们恐惧的主要来源[26....


图3案件点对模型示意图

图3案件点对模型示意图

时间间隔T为:2.4Simpson指数


图4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案件热点分布

图4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案件热点分布

热点“b”:位于北京市京津塘高速与南三环黄金夹角位置的分钟寺一带,热点内共发生案件32起。该区域由于长期以来规划与实际建设的不同步,其功能定位仍为城中村,与其他快速发展的同期主城区仍有一定差距。截至2014年,该区域内房价租金较低,各类公寓、小饭店遍布,道路狭窄、人员众多,居民生....



本文编号:3974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974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