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韩某碰瓷案刑事责任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8 18:00

  本文关键词:韩某碰瓷案刑事责任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韩某汽车碰瓷致同伙死亡案”为例,提炼出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明确其争议焦点,从刑法学现有理论出发,分析该案相关的刑法争议问题,并延伸探讨本案一些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对“韩某汽车碰瓷案”进行全面介绍。韩某、贺某、暴某、曹某密谋,欲通过“碰瓷”的方法即有意制造交通事故向对方勒索钱财。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同案犯死亡导致犯罪中止的情节,而造成该案件存在碰瓷行为定性、共同犯罪人是否对同案犯伤亡承担刑事责任、敲诈勒索未遂形态及数额起点限制等几个争议问题。 第二部分:本部分将围绕“本案贺某三人的行为定性”展开。主要存在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诈骗罪(未遂)定罪,敲诈勒索罪(未遂)定罪等几种观点,笔者认为本案由于被害人的财物未被转移占有,主观上存在着诈骗、敲诈勒索、抢劫等多种行为后续可能性,应以诈骗罪的未遂和敲诈勒索罪的预备想象竞合来认定刑罚,最后提出从严格角度限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的建议。 第三部分:将围绕“同案犯伤亡的责任承担问题”展开探讨。主张共同犯罪人不需对同案犯伤亡担责的学者主要以犯罪成本附带风险理论,共同犯罪嫌疑人被拟制为一人理论,犯罪客体的指向特定性等理论作为主要论据;认为需对同案犯伤亡担责的学者主要以犯罪构成理论为依据。笔者认为应当以共同犯罪行为与伤亡结果之间必然、或然关系为标准来判定,关于是否担责存在一个立法框架下价值判定问题,可以有限度引入被害人自担风险承诺制度。 第四部分:本部分将探讨敲诈勒索未遂形态及数额起点问题,对敲诈勒索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得出敲诈勒索罪作为数额犯存在未遂犯的观点。其次将介绍对敲诈勒索未遂是否存在数额起点限制的主要观点,提出类比盗窃罪的相关司法解释,建议在立法上制定符合各地区情形的敲诈勒索未遂数额起点。
【关键词】:碰瓷 同伙死亡 敲诈勒索罪 诈骗罪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5;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9-12
  • 1.1 案情简介9
  • 1.2 所涉及法律问题9-12
  • 1.2.1 贺某碰瓷行为定性问题9-10
  • 1.2.2 共同犯罪人是否对同案犯伤亡承担刑事责任10
  • 1.2.3 敲诈勒索未遂形态及数额起点问题10-12
  • 第二章 贺某碰瓷行为定性分析12-19
  • 2.1 对贺某碰瓷行为定性的几种不同观点及评析12-16
  • 2.1.1 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说12-13
  • 2.1.2 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说13-14
  • 2.1.3 诈骗罪(未遂)说14-15
  • 2.1.4 敲诈勒索罪(未遂)说15-16
  • 2.2 敲诈勒索罪(预备)与诈骗罪(未遂)的想象竞合犯16-17
  • 2.3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适应上的建议17-19
  • 第三章 共同犯罪人是否对同案犯伤亡承担刑事责任19-26
  • 3.1 对同案犯伤亡不承担责任的主要观点19-20
  • 3.2 对同案犯伤亡应承担责任的主要观点20-21
  • 3.3 对同案犯伤亡是否担责的理性分析21-26
  • 3.3.1 同案犯伤亡后果是否属于危害后果分析21-22
  • 3.3.2 同案犯人身权是否属于刑法保护的法益22-23
  • 3.3.3 导致同案犯伤亡的主要类型原因的分析23
  • 3.3.4 因果关系的类型对刑事责任的影响23-24
  • 3.3.5 将被害人承诺制度引入司法实践的思考24-26
  • 第四章 敲诈勒索未遂形态及数额起点问题26-33
  • 4.1 敲诈勒索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之争26-30
  • 4.2 敲诈勒索未遂数额起点问题30-32
  • 4.3 对我国数额立法的反思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36-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车辆碰瓷”行为的定性分析——以一则典型案例为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戴瑞春;;“碰瓷”事件是敲诈勒索还是诈骗[J];当代广西;2009年14期

3 刘洋;;数额犯未遂问题研究——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为例[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郭小锋;;同案犯发生损害的刑法评价[J];中国检察官;2007年09期

5 刘中发;张春宇;;“汽车碰瓷”案的司法认定[J];中国检察官;2010年04期

6 储槐植,汪永乐;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7 周玉文;;略论利用机动车“碰瓷”侵财行为的性质认定[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于志刚;;关于数额犯未遂问题的反思[J];刑法论丛;2010年01期

9 窦秀英;于志刚;时延安;单晓云;聂仲起;王金贵;李旺城;鲁晓彬;;“碰瓷”勒索他人却致同伙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J];人民检察;2007年11期

10 于志刚;;“碰瓷”的后果谁来承担?[J];人民公安;2007年19期


  本文关键词:韩某碰瓷案刑事责任问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