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生态文明入宪与宪法环境条款体系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02-08 11:38
  生态文明入宪是2018年宪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我国现行宪法对环境条款的规范已经较为全面,但宪法体系中却一直没有纲领性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引领。生态文明入宪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宪法地位、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得到确定,宪法环境条款体系已经形成。从整个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入宪与近年来部门法的发展与制度建设相统一,为部门法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总的原则,既是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的回应,也是宪法功能的发挥。生态文明入宪进一步为保障公民环境权提供了依据,是加强宪法实施监督的表现,也为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完善提供了直接的宪法依据。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宪法环境条款的历史脉络
    (一) 朴素环境观的体现:1954年《宪法》及1975年《宪法》
    (二)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具体化:1978年《宪法》
    (三) 宪法环境条款走向成熟:1982年《宪法》
二、宪法环境条款规范体系
    (一) 宪法序言中生态文明的规范分析
        1. 修改后的宪法序言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
        2. 修改后的宪法序言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
        3. 修改后的宪法序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 宪法环境条款规范分析[9]
        1. 宪法环境条款体系被补全。
        2. 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主体。
        3.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客体。
        4. 环境保护的手段及目标具有层次性。
        5. 宪法环境权的全新体现。
三、宪法环境条款的部门法体现
    (一) 《民法总则》的生态文明体现
    (二) 《环境保护法》的生态文明体现
    (三) 《刑法》的生态文明体现
    (四) 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生态文明体现
四、生态文明入宪的作用
    (一) 为党的意志入宪提供了新的范本
    (二) 宪法环境权的新发展
    (三) 是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的表现
    (四) 为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完善提供直接的宪法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环境义务的宪法表达[J]. 张震.  求是学刊. 2018(06)
[2]生态文明入宪及其体系性宪法功能[J]. 张震.  当代法学. 2018(06)
[3]中国宪法的环境观及其规范表达[J]. 张震.  中国法学. 2018(04)
[4]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J]. 张翔.  法学家. 2018(03)
[5]民法典中环境权的规范构造——以宪法、民法以及环境法的协同为视角[J]. 张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新时代完善我国宪法实施监督制度的新思考[J]. 付子堂,张震.  法学杂志. 2018(04)
[7]生态文明载入宪法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若干思考[J]. 孙佑海,孙希博.  环境保护. 2018(07)
[8]“最本质特征”入宪的五大意义[J]. 蒋惠岭.  人民论坛. 2018(09)
[9]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障路径研究[J]. 谭倩,戴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宪法修改[J]. 范进学.  学习与探索. 2018(03)



本文编号:3614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14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