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09:55
  以南宁市现行有效的19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为样本,通过对其制定、修改和废止的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立法聚焦"山、水、绿、气、湿地",有力地推动了南宁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经过多年立法实践,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借鉴珠海市、杭州市的立法经验,提出进一步将增强生态环境法治理念贯彻于立法中,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提高立法质量、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健全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对策。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发展阶段
    (二)快速发展阶段
    (三)全面依法治国发展阶段
二、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经验与成效
    (一)立法经验
    (二)立法成效
三、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生态文明的专项立法
    (二)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 立法缺乏前瞻性
        2. 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三)生态环境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1. 综合性法规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生态经济体系的立法有待完善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有待完善
    (四)公众参与立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国内其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经验
    (一)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经验
        1. 立法先行,规划引领
            (1)出台《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2)出台《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促进条例》)
        2. 构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
    (二)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经验
        1. 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2.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五、加强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对策
    (一)增强生态环境的法治理念
        1. 重视法治理念的培育
        2. 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增强生态环境立法的科学性
        1. 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坚持“立法特色”原则
    (三)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1. 贯彻立法精神,注重顶层设计
        2. 规范立法工作程序
        3.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四)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1. 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立法
        2.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五)健全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
        1. 健全公众参与立法机制
        2. 建立立法的公众协商机制
        3. 加强环保社会组织的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美丽杭州建设 打造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与思路[J].   浙江经济. 2016(21)



本文编号:3657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57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