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虚无论和扩张论批判:从知识产权的双重性质出发

发布时间:2022-12-09 01:53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极富弹性的私权设定模式,它在动态运作中实现智力成果创造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知识经济的发展却使这一制度陷入了困境,引发许多诘难与争论。目前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界出现了两种值得深思的论调,即知识产权虚无论和知识产权扩张论。知识产权虚无论者极力反对甚至主张废除知识产权制度,要求最大限度的信息自由和共享,而知识产权扩张论者则鼓吹知识产权的强保护,努力攫取知识产权超额垄断利润。知识产权客体具有私人性和公共性,它决定了知识产权自然权利性和法定性的双重属性。知识产权的双重属性说明知识产权虚无论和扩张论思潮均不利于知识产权的恰当保护和人类的知识进步,需要认真对待与深入反思。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当下有影响力的两种思潮:知识产权虚无论和知识产权扩张论
    (一) 知识产权虚无论
    (二) 知识产权扩张论
二、对知识产权权利性质的正确认识:自然权利色彩与法定性的统一
    (一) 知识的私人性:知识产权的自然权利性
    (二) 知识的公共性:知识产权权利的法定性
    (三) 知识产权的性质:自然权利性与法定性的统一
三、知识产权虚无论和扩张论的片面性
    (一) 知识产权虚无论的片面性:对知识产权法定性的过分强调
    (二) 知识产权扩张论的片面性:对知识产权自然权利性的过分推崇
    (三)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缺陷及其克服——以侵权构成的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为中心[J]. 李扬.  环球法律评论. 2009(02)
[2]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J]. 吴汉东.  中国法学. 2006(05)
[3]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为视角[J]. 曹新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06)
[4]版权扩张:一种合法性的反思[J]. 李雨峰.  现代法学. 2001(05)
[5]评财产权劳动学说[J]. 易继明.  法学研究. 2000(03)
[6]试论知识的本质[J]. 昌家立.  青海社会科学. 1995(04)



本文编号:3714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714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