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双碳背景下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6 19:40
  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效应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全球各国2015年签署《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制定各国的碳排放方案。中国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2060年实现碳达峰”。双碳目标的设立,加快了倒逼中国企业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步伐。能源企业作为碳排放领域的大户,如何转型是中国能否如期完成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能源企业众多。近年来,省国资委一直在对省属国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改革重组后,潞安化工集团是山西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面临转型成本高、产业链短等多方面生存压力,在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如何降低能耗、高质量转型,迫在眉睫。潞安化工集团既不能一厢情愿地去煤化,也不能继续走煤炭生产的老路。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对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用PEST工具对潞安化工集团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指出国家对化工行业的政策利好较多,企业的发展机遇较好,但也面临市场对化工产品的要求较高、原油价格不稳定等因素;从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财务能力等...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战略转型理论
    2.3 战略管理工具
第3章 潞安化工集团现有战略分析
    3.1 潞安化工集团多元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3.1.1 企业多元化发展过快,无法应突如其来的世界变化
        3.1.2 煤炭开采压力大,企业转型成本高
        3.1.3 技术创新不足
        3.1.4 产业链较短
        3.1.5 企业转型所需高端人才缺乏
        3.1.6 企业转型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
    3.2 潞安化工集团目前管理方式
        3.2.1 经营理念
        3.2.2 组织管理
第4章 潞安化工集团战略选择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1.5 新冠疫情下企业环境分析
    4.2 外部因素评价(EFE)
    4.3 内部环境分析
        4.3.1 有形资源分析
        4.3.2 人力资源分析
        4.3.3 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4.3.4 核心能力分析
        4.3.5 财务能力分析
        4.3.6 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
第5章 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
    5.1 SWOT矩阵分析
    5.2 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选择
        5.2.1 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QSPM矩阵
        5.2.2 潞安化工集团转型战略选择
    5.3 潞安化工集团化工板块战略实施
        5.3.1 延伸产业链,在“双碳”领域布局,向高端化发展
        5.3.2 提高创新力度,加大产品研发
        5.3.3 扩大市场规模,以新发展格局为导向出口产品
        5.3.4 合理协调企业合并后资源配置,重塑企业价值观
        5.3.5 180项目减亏止损列为重点工作
    5.4 潞安化工集团煤炭板块战略实施
        5.4.1 推进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5.4.2 建立以煤化工行业为中心的煤炭生产基地
第6章 潞安化工集团转型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6.1 加大与外部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
        6.1.1 与政府积极开展合作
        6.1.2 与省内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共赢
    6.2 以人为本,建立长期人才培养机制
    6.3 新冠疫情下企业实施战略所需防范情况
    6.4 用好“腾笼换鸟”政策
    6.5 做好双循环,加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
    6.6 用好“双碳”宏观政策
    6.7 利用5G+工业互联网资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专家问卷表
附录 B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专家问卷表
附录 C QSPM矩阵专家问卷表
致谢



本文编号:3791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791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