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6-11-26 16:07

  本文关键词: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论文发表 >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发布日期: 2012-03-08 发布:  

  2011年第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1年第2期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其落脚点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差异化,有时适当提高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中谋求企业收益,就离不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指导。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成本 战略成本 竞争优势 SWOT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企业运用战略对其整体进行管理,将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形成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业务,并且企业将重点放到指定竞争战略上来,企业本着全局管理思想,有时候可以加大成本投入来获取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SMC)
  当今美国会计界的两位著名教授库珀和斯拉莫得认为,SCM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并加强战略位置,但这个解释并没有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全面概述。与传动的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备其独特性:第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的途径是降低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项成本的减少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则弃之不用,反而提高成本能带来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那么这种增加企业成本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它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顾客,打开了销售渠道,建立了客户信赖。从长远来看,未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当前支出的成本。第二,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考虑企业的研发、供应、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以全局的观念细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成本管理,例如与企业价值链相关联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资料库,以便随时掌握信息,灵活运营。第三,传统成本管理重在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不做无谓的资源浪费也不追求改革以降低成本支出,它表现的是“成本维持”和“成本节约”。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节约能耗、减少废品损失、零库存、作业分析等等,而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在于成本避免,防范于未然。在对企业的研发、供应、销售等全面综合考虑后,力图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方法
  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一种战略性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
  链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由于企业成的发生与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摊销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中。比如说一件普通的衣服,它需要经过衣服式样计划→选定设计→样品制做→工业化样衣制做→纸样扩号→裁剪→缝制→整烫→检验→成品。把每一道工序看成一个作业,整体的工序是一组作业链,那么将总成本分摊到每一项作业中,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这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分析包括战略定位、战略规则制定和战略实施。企业首先结合同行业内竞争对手的特点对自身进行定位,如产品价格、质量、性能、特色等。如果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企业应做出积极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战略行动。企业定位明确之后,选择恰当的战略规则,并选择相应的动因控制重点。在战略规则的知道下,实施战略,这要求从全局角度对成本动因进行动态跟踪和协调管理,力求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3、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分析法也就是作业成本法,是指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就能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成本动因分析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战略成本管理服务,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例如,一般企业的购货加工、装配等均为增值作业,而大部分的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环节的等待与延误等,由于并末增加产出价值,为非增值作业,应减少直至消除,以使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出价值的前提下得以降低。
  4、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SWOT分析法的重要工具是SWOT矩阵,如下图:
  
  SWOT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经常适用,该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什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
  三、中国铁建战略成本运行案例分析
  作为中国建筑业的龙头,中国铁建为增强竞争力引进了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以中铁十五局集团为例,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田景原与项目经理兖强反复研究,把现代管理学中的“平衡计分卡”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平衡计分卡”和PDCA系统,作为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描述战略、衡量战略和管理战略的工具,其基本的理念就是,组织的战略必须落实为人们能理解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平衡计分卡包含着四大管理体系,即:团队推动;从战略做起;将战略分解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与浮动薪酬挂钩;将战略作为持续的流程,要月跟踪、季分析。而BPM系统则提供一种系统化的业务流程景象(计划、执行、控制、监控和改进),并将流程中的各种活动联系在一起,将工作职责从一个执行者传递给另一个执行者。
  根据“平衡计分卡”和PDCA系统的基本原理,十五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从战略的整体角度,对所有共产党员、项目部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任务、工作权责、管理绩效、工作标准、施工流程、考核评估等方面导入平衡计分卡和BPM系统,进行严格的控制考评。不仅如此,项目经理余霖每天都要到现场巡查一遍,每周每月都要进行质量进度考核。这套严密的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和理念,使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了制度、职责、智能、执行体系等系统化的保障体系,使中铁十五局项目部的工作走在全线的前面。”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工具
  战略成本管理从管理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实行内外结合的策略,统筹兼顾,一切从长远利益出发,注重企业内部和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减少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价值活动,完善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价值活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战略成本管理为成本管理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将成本管理的重心过分聚集在成本本身,从而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动态,不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成本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成本问题。战略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不应该片面地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实现,而应该追求长远发展和持续获利。
  3、战略成本管理完善了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联系起来,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成本持续降低的最佳路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成本管理细化了这种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琳,《浅析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以邯钢集团为例》,经营战略,2008.01
  [2] 焦跃华,《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会计研究,2006.07
  [3] 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01
  [4] 胡玉明,《作业成本法的战略思想》,财会通讯,2004.07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19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