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多目标约束下的固定避难场所选址优化

发布时间:2024-04-24 01:36
  为增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性,优化固定避难场所选址布局,避免低效、重复建设,以固定避难场所避难人口容量与场地周边避难人口需求平衡匹配为出发点,以最大化容纳全部避难人口且控制场地数量最少为目标,从避难人口分布、候选场地筛选、场地风险规避、避难场所指标控制等四个方面明确固定避难场所选址技术路线,建立多目标约束选址模型;采用优化后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固定避难场所规划选址提供定量化研究工具,为其他同类型设施选址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固定避难场所选址优化技术路线

图1固定避难场所选址优化技术路线

在上述三条主线工作基础上,以同时满足最大化容纳避难人口且避难场地数量最少为目标,以避难场所控制指标为约束,构建多目标约束下的避难场所选址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对模型选址方案进行评估、验证,确定最终优化选址方案。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2避难人口分布


图2模型求解流程

图2模型求解流程

基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选址模型特点构建遗传算法,对选址方案适应度进行迭代,使选址布局获得持续的优化调整,当适应度趋于稳定时得到最优选址方案(图2)。模型具体解算过程如下:(1)随机构建选址方案


图3选址方案染色体

图3选址方案染色体

首先将潜在的选址方案映射为基因编码,再将基因编码组合为基础染色体,基础染色体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表示候选场地被选中与否的染色体和场地避难期等级染色体。其中,选址方案与基因编码的映射规则为:表示候选场地被选中与否的染色体由0、1基因编码组成,1代表该候选场地被选作避难场所,0为否;表....


图4固定避难场所候选场地分布

图4固定避难场所候选场地分布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选取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及学校用地作为可用避难疏散场地,根据规范标准删除有效避难面积较小、地块宽度不足的零碎用地,去除在地震断裂带、采空区、易燃易爆点等危险要素影响范围内的场地,剩余用地即为候选场地,共150处,如图4所示。7.2避难人口离散化分配



本文编号:3963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963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