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5 11:06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财经大学》 2010年

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马千里  

【摘要】:自20世纪“房改”以来,福利分房逐步被商品化、货币化的房地产市场所取代。住房市场化的十余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和发展,住房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但由于受到直接融资门槛较高的限制,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很高。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聚,针对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也纷纷出台。截止2010年4月,整个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已达20%左右,一些股份制银行已突破30%,如加上以房地产抵押的其他贷款,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已接近信贷总量的一半。因此,对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状况,并从体系、战略和业务流程等角度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该问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列举了主要的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形成和传导理论,同时结合实际对这些理论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信贷面临的风险状况,按照巴塞尔协议标准划分的风险类型,分别探讨了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类型的性质和诱发因素,最后分析了起源于房地产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警示。第三部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阐明了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现状,然后按照常用的存贷比和房价收入比指标衡量了房价的合理水平和投资价值,分析了各家上市银行年报数据的行别情况和特点,并依据现有的公开信息对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业信贷的总体风险水平和承受能力进行了估算。本部分继而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分析了房价变动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有基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研究成果表明,房价变动趋势和银行资产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表现为房价上涨有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而房价的下跌将会对银行产生拖累。本文利用中国2005年至今的房价(以国房景气指数体系中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代表)和银行资产质量(以经过不良资产剥离因素修正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代表)进行统计学分析,房价影响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命题没有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几乎处于单边上升通道中的国内房价并未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做出显著贡献,并试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的前提条件不同,即国内外的市场状况区别,尤其是制度性差异所致。第四部分从完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信贷体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和内部控制及推进房地产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层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即继续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房地产信贷的调控模式、注重抵押程序的完备履行和抵押物的价值监测、贷款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和再造、提前还贷风险的控制、房地产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的应用和高级风险计量方法的部署以及推进符合中国市场特征的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F29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宇;刘洪玉;;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及其经验借鉴——兼谈美国次贷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2 阮加;刘延平;;次贷危机的成因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3 周星;;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选择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11期

4 雷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5 李健飞,史晨昱;我国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罗莉;;房价波动中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控制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7 刘海北;;中美房地产金融风险比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2009年02期

8 应勤俭;张伟尉;汪稳;;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兰;论建立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贾秀慧;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北方经济;2003年03期

3 朱宇;尹宏祯;;对我国房地产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效果评价[J];北方经济;2006年01期

4 王达明;关于建立专业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构想[J];北京房地产;1999年12期

5 叶芳;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房地产;2000年01期

6 邓蕊,綦建红;金融市场泡沫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7 李晶杰;房地产金融系统风险的分析与控制[J];长江建设;2002年03期

8 余雯;当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长江建设;2003年03期

9 汪利娜;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理与防范措施[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10 王剑锋;贷款人逆向选择行为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以租养房”影响住房信贷资产风险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高波;[N];证券日报;2004年

2 信业资产管理公司 赵昂;[N];财经时报;2001年

3 信业资产管理公司 吴日才;[N];财经时报;2001年

4 邢成;[N];上海证券报;2005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 邢成;[N];证券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0期

2 胡以力;周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透视[J];上海经济;2006年10期

3 贾广葆;房地产保险:想说爱你不容易[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8年11期

4 ;发展房地产保险势在必行[J];中国建设信息;1997年33期

5 吴志勇,曾前锋;国外房地产保险的成功经验及借鉴[J];中国房地产;2001年06期

6 金彤;发展房地产保险的现实思考[J];上海保险;1997年01期

7 汤红顺;美国房地产保险及借鉴[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24期

8 王鹏,毛善杰;关于开展房地产保险业务的几点思考[J];城市开发;1997年04期

9 ;房地产保险有哪些种类?[J];中国建设信息;1999年10期

10 刘水杏;我国房地产保险的问题与出路[J];北京经济了望;200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四章 房地产经纪行业国际经验及借鉴[A];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报告[C];2010年

2 杨胜刚;;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杨胜刚[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安定;姜伟;;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灿明;赵春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及模式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金成晓;纪明辉;;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佘升翔;陆强;;中国商业银行通知存款定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德春;林丽;刘炳胜;;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顾洪梅;;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测度[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泽;[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3 ;[N];广西政法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陈建;[N];经济日报;2010年

5 记者 谷秀军;[N];金融时报;2011年

6 吴井友 本报记者 周宝玺;[N];辽宁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何晓林 蔡瑰;[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8 门光瑞;[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9 特约嘉宾 杨丹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傅苏颖;[N];证券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雯雯;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曾龙;中国住房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赵秀池;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薛春龙;美国住房金融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AHP与AIM[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孔松泉;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8 王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赵世刚;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红;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千里;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新辉;房地产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及对策建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马永宏;民族地区房地产投融资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4 左创宏;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捷;国内银行房地产授信业务风险及对策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崔兆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张锐;房地产金融化趋势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袁飞;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赵学刚;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风险估价及效用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刚;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09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