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美国投资银行业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9-07 17:10

  本文关键词: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论文发表 > 美国投资银行业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投资银行业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日期: 2012-03-09 发布:  

  2009年第1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09年第13期

  摘要一直以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将证券承销作为本源业务、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并参与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业务,以低自有资本高杠杆高盈利著称。与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相比,投资银行是受到更少监管的独立经纪公司。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变迁给我国投行的盈利模式、风险控制、政府监管带来了很多启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投行风险控制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26-01
  
  一、 美国投资银行对我国投资银行组织结构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投资银行既有规模相对庞大的综合类证券公司,也有众多规模较小的专业化证券公司。从总体上来看,各个证券公司在部门设置上基本分三大块,即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地区管理总部。但由于受体制、技术、规模、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证券公司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差别。概括起来,当前中国投资银行组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集权式直线制组织结构、分权式的事业部制和混合型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上,我们要注意在考虑影响组织结构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使绩效评估、激励、协作与控制等运行机制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充分应用“零层次”、“无边界”、“扁平化”等现代管理思想。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而后再依流程设计组织结构。对业务部门,特别注重在这一扁平化的架构中将“团队工作”与适当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为适应现代市场开拓创新、快速求变的新趋势,可在条件成熟时对部分业务采用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运作,并在严谨的组织架构中应用灵活的“委员会结构”,力求将分权与集中统一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美国投资银行对我国投资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启示
  
  在美国传统投资银行风险组织管理成员涉及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等。董事会是最高的风险管理机构,根据公司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应制订整体战略,并对风险控制政策进行审批。为保证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董事会应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董事会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此后,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应将结论直接报告决策层。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制订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外部审计等。
  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挫,但是他们所形成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还是有着一定启示意义的。我国投资银行要根据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的分布及特点,结合自身风险防范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借鉴国外投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模式的优点,构建以风险控制委员会为核心的多层次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监事会,主要是对公司财务状况、重大经济活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重大决策事项的风险进行监控。第二个层次是风险控制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一个风险监控机构,主要负责设计和制定公司风险控制的策略、政策和程序,规划各部门风险限额,监控和评估各种业务风险,对公司风险进行宏观监控。第三个层次是稽核部、财务部、法律部及信息技术部等职能部门,它们对公司的财务、法律、运营等风险进行具体监控。第四个层次是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自律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风险经理来协同风险控制委员会进行风险监控。因此,形成监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职能性监管部门、管理与业务部门四级风险控制体系便于中国证券公司更为有效的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
  
  三、美国投资银行对我国投资银行盈利模式的启示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美国投行的投机性太强有着紧密的关系。投行为追求高额利润盲目进行金融创新,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而许多投资者其实并不清楚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性,这就给整个金融业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埋下了重大隐患。
  由于我国银行业采取的是分业经营的模式,为了降低风险,国内投行可考虑:⒈依托金融控股公司,让投行作为控股公司的附属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尽管投行风险比较大,但从整个控股公司层面看,风险或许在可控范围内。⒉拓展业务,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在传统的经纪、自营、承销、代客理财之外,增加直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⒊适当增加投行的自有资本比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拓宽投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四、美国投资银行对我国政府监管和干预的启示
  
  投资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被迫转型,美国金融监管也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此次五大投行深陷困境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资产负债率太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府对动荡的金融市场采取干预措施,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出的庞大救市计划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将会帮助投行以及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走出困境,对稳定金融市场也有着正面意义。
  我国政府主管机关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及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完善金融体制,以便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确保整个市场的稳定。必要时可动用公共资金干预市场,让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以减缓系统暂时崩溃可能带来的全面冲击。这样监管机构既能控制市场的动荡,同时又能灵活应对大规模投行的倒闭事件。
  
  
  参考文献:
  [1]尹蘅,孔维成.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对我国的启示.海南金融.2007(5).
  [2]马广奇.海外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金融电子化.2007(3).
  [3]李石凯.当代全球主流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3).
  [5]徐长香.中外投资银行组织结构比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2).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1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