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EPC模式下我国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5:37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建筑市场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建筑工程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使国际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业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而风险管理成为业主不可或缺的管理程序,相关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已成为决定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风险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因此,如何衡量风险管理的成效,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站在我国业主的角度,采用风险管理收益率、风险管理绩效作为衡量EPC(Engineering-Proe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效的指标,并对此展开深入研究。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是决定风险管理成效高低的核心要素,文章研究了风险管理方法的集成与改进以及风险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评价。 文章首先阐述了管理收益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引申归纳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的投资风险管理收益率的概念,并界定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收益的概念及范畴,在上述基础上揭示了风险管理收益率的形成机理。由于风险损失的计量是研究风险管理收益率的基础,文章结合类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集值统计法计算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损失值,提出了预期风险损失值的计量方法,进而构建了风险管理收益率的评价模型,并实例验证。风险管理收益率仅仅从财务的角度反映风险管理的效益,若要全面地评价风险管理的成效和效果,必须对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文章首先介绍了绩效、绩效评价的定义及其分类,提出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绩效的定义,给出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研究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存在的主要投资风险,建立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并实例验证。 在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方法的集成研究方面。文章针对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固定权重存在较大主观性的缺陷,提出使用变权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综合权重,融合主观判断与客观计算,进而提出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风险矩阵方法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并融合层次分析法,提出改进的风险矩阵法。 在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评价研究方面。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半结构访谈,提炼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特征,并建立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模型,并实例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83;F752.68;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闫媛媛;;国际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4期



本文编号:2805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2805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