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8 17:02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0年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

高毅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农业弱国。农业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聚集社会资金,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然而,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多元化经营失败等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原因是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点的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本文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特点及其财务风险的特点,分析了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考察了财务风险的状态,剖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沿着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财务风险状态的考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和财务风险的控制而展开,主要研究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农业上市公司是由农业企业发展而来的,它具有农业企业一般的特点,又具有公众公司的特点。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农业企业发展理论、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农业企业风险控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等。本研究围绕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和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的理论基础。与一般企业一样,农业上市公司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方和代理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风险的主要根源,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是否 相适应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COSO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等八个要素,如何利用这八个要素实现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需要用农业企业风险控制论的理论框架建立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2、分析了在外部营运环境因素作用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重点分析了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农业产业化政策、财政政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法律环境变动的情况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外部环境(如投融资环境)的变动怎样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变动,经营绩效的变动如何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反过来,通过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变动也能诊断其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 3、分析了在内部经营管理因素作用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重点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战略和组织结构变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农业上市公司的战略、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对财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分析了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定量的方法,评价和度量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大小、原因和传导途径。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大小揭示了则务风险的大小。本研究度量了农业上市公司融资中的财务风险、投资中的财务风险、营运中的财务风险、股利分配中的财务风险、担保中的财务风险和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并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5、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一是利用财务指标,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分数,并通过综合绩效分数及其排名构建了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利用2004-2008年的数据,在农业行业中通过农业上市公司的年度排名和排名波动率来揭示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大小,这样可以避免行业差异,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二是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选取了八个非财务指标,来定性分析和预测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6、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思路和具体措施。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基本思路为农业上市公司全面控制财务风险提供框架,主要包括财务风控制的内容、组织机构和职责、运行程序与方法、政府在控制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角色、公司在治理、战略和组织结构方面如何控制财务风险等;具体控制措施是指用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融资、营运、股利分配、关联方交易等财务风险进行预警、评估和控制。 二、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和论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上市公司面比非农业上市公司有更严重的财务风险。在投资风险方面,2004-2008年持续经营的49家农业上市公司短期投资减值、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除坏账准备外)占净利润的33.1%,而同期42家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仅占净利润的4.9%,相差28.2个百分点。融资风险方面,2004-2008年,13家农业上市公司提出了再融资的申请,但都没有通过,仅有三家②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募集17.15亿元,而同期的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大都成功实现了股权再融资或公司债券融资。营运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销售款不能及时回收。2004-2008年的农业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为31.9亿元,占净利润的33.3%,而同期的食品饮料行业坏账准备为20.0亿元,占净利润的5.5%,比农业上市公司少了27.8个百分点。股利分配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2005-2009年采用不分配政策的公司占了51%,派息的公司占了样本的32%,而食品饮料子行业的86%以上都实现了股利分配。 2、农业企业发展理论、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农业企业风险控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形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基本概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是由农业企业发展而来的,他继承了农业弱质性的特点,仍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公众公司,受到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增加了信息披露和审计等交易成本。农业上市公司具有劳动密集性和土地密集等特征,管理链条长,劳动力素质不高,同时,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导致其在投融资、营运和股利分配等方面面临比一般企业更严重的财务风险。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构建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理论基础。利用控制论的原理,农业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理论可以通过财务风险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来控制财务风险。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上市公司不能充分认识其所处的经营环境,二是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链,委托方和代理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源,也是分析财务风险形成机理的基础。资本结构理论对财务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合适的资本结构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3、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是财务风险根据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变动而变动。农业上市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如产业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融资政策等,即合规经营,就获得经营所需的资源,把握好市场变动的节奏,增加销量,提升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就能降低财务风险,否则就会增大财务风险。 4、在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机理是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战略和组织结构合理性是影响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上市公司在现有主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公司特点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就能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抓住市场机会,增加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反之,就会增加财务风险。在49家农业上市公司中,部分公司为了追逐利润,盲目进入生物工程行业或房地产行业,只考虑机会,不考虑威胁,由于没有在新行业里面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结果导致投资失败,部分企业血本无归,不得不带上ST和PT的帽子。如隆平高科,果断地退出了房地产行业,在核心领域内多元化,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双汇发展专注于肉类产品的加工,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建峰化工果断地从生产农业高污染的行业转向化肥生产行业,业绩得到显著的提升。 5、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按一定路径传导,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识别财务风险,具体要评估融资、投资、营运、担保和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传导路径是风险因素层,到风险传导层,再到风险效应层。风险因素层主要指理财环境等不确定性,风险传导层指影响会计六个要素的增减变动,风险效应层指财务风险导致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降低。具体而言,农业上市公司要关注融资、投资、营运、担保和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6、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不到位,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低,管控市场的能力不强,盲目进行多元化;治理效率不高,没有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同非农业上市公司比,农业上市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导致管理水平比较低,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出于支持农业发展的目的,给农业上市公司较多的优惠政策,由于没有加强监管,反而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7、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一是利用因子分析原理,计算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分数,并通过排名和排名波动率来揭示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二是用八个非财务指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作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揭示并预测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49家农业上市公司中,绝对排名变化值40以上25家,占样本的51%,意味着这25家农业上市公司2005-2008年平均每年的排名变动位数为10以上,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波动剧烈,财务风险较大。从非财务指标来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农业上市公司所从事农业的子行业,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型有较大的关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能够较好地识别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8、构建了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包括要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特点,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容、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的机构和职责,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运行程序和运行方式,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农业上市公司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9、制定了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防范和控制投资、融资、营运、利润分配、担保和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投资中的财务风险要将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和现代投资评价方法相结合,现代投资评价方法主要有实物期权法。防范和控制融资中的财务风险,一是国家在融资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让农业上市公司融资到所需的资金,并加大对资金运用的监管;二是农业上市公司要树立可持续融资理念,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营运中的财务风险的控制是企业要建立效益管理制度和效益管理点制度,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要有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使股票融资渠道畅通;要建立担保和关联方交易的组织机构和授权批准制度,确保担保和关联方交易符合公司的战略目标,避免引致财务风险。 三、论文可能创新点 1、研究发现,经营管理能力低是农业上市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因经营管理能力低,农业上市公司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有效营运等管理活动,从而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差,风险大。尽管农业有弱质性的特点,但双汇发展等农业上市公司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这些公司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 2、研究发现,2004年-2008年,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收投差为负数。即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小于营业总成本的增长率,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收窄,要予以关注。 3、以农业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揭示并预测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是利用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能客观地根据排名变动和排名波动率来判断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2004-2008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农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分数,根据综合绩效分数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排名并计算排名波动率,根据排名和排名波动率来预测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而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该模型还可以利用半年报数据和季度数据,提高财务风险预测的及时性。二是用非财务指标定性分析并预测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例如,若农业上市公司盲目扩张,管控能力跟不上,其结果会造成较大的投资风险。 4、提出了适合农业上市公司特点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政府和公司控制财务风险的重点。具体措施是根据价值流动的各个环节识别财务风险的关键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投融资、营运、股利分配、担保和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其中,效益管理制度和效益管理点制度来能有效控制营运中的财务风险,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效益管理的过程就是识别、度量和控制农业上市公司营运中财务风险的过程,进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降低财务风险的过程。通过每月的效益分析和效益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增收节支,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02.6;F276.6;F224
【目录】:

  • 中文摘要7-12
  • ABSTRACT12-16
  • 文献综述16-23
  • 第1章 导论23-29
  • 1.1 研究问题及价值23-26
  • 1.1.1 问题的提出23-25
  • 1.1.2 研究的价值25-26
  • 1.2 研究思路和目标26-27
  • 1.2.1 研究思路26
  • 1.2.2 研究目标26-27
  • 1.3 研究假设和方法27
  • 1.3.1 研究假设27
  • 1.3.2 研究方法27
  • 1.4 研究的内容和资料27-28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28-29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概念界定29-51
  • 2.1 理论回顾与借鉴29-43
  • 2.1.1 委托代理理论29-32
  • 2.1.2 资本结构理论32-34
  • 2.1.3 农业企业发展理论34-37
  • 2.1.4 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37-40
  • 2.1.5 农业企业风险控制论40-43
  • 2.2 相关概念界定43-51
  • 2.2.1 农业上市公司43-46
  • 2.2.2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46-48
  • 2.2.3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经营绩效的关系48-51
  • 第3章 外部营运环境作用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51-63
  • 3.1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传导机制分析51-53
  • 3.2 经济环境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53-58
  • 3.2.1 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影响54-55
  • 3.2.2 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55-56
  • 3.2.3 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56-57
  • 3.2.4 农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57-58
  • 3.3 政策环境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58-61
  • 3.3.1 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影响58-59
  • 3.3.2 财政政策的影响59-60
  • 3.3.3 货币政策的影响60-61
  • 3.4 金融市场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61-62
  • 3.5 法律环境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62-63
  • 第4章 内部经营管理作用下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63-67
  • 4.1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63
  • 4.2 农业上市公司战略的影响63-65
  • 4.3 农业上市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65-67
  • 第5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态考察67-87
  • 5.1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67-77
  • 5.1.1 盈利能力分析67-69
  • 5.1.2 偿债能力分析69-72
  • 5.1.3 营运能力分析72-75
  • 5.1.4 发展能力分析75-77
  • 5.2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77-82
  • 5.2.1 融资中的财务风险77-79
  • 5.2.2 投资中的财务风险79
  • 5.2.3 营运中的财务风险79-80
  • 5.2.4 股利分配中的财务风险80
  • 5.2.5 担保中的财务风险80-81
  • 5.2.6 关联方交易中的财务风险81-82
  • 5.3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关联因素分析82-87
  • 5.3.1 农业上市公司市场要素引致的财务风险82-84
  • 5.3.2 农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84-87
  • 第6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87-91
  • 6.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或不当87-88
  • 6.1.1 获得长期资金困难87
  • 6.1.2 政府监管缺位87-88
  • 6.1.3 "惠农"政策效果不好88
  • 6.2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经营管控能力低88-91
  • 6.2.1 公司治理效率不高88-89
  • 6.2.2 公司多元化战略不当89-90
  • 6.2.3 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90-91
  • 第7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91-119
  • 7.1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指标的选择91-93
  • 7.1.1 财务指标91-92
  • 7.1.2 非财务指标92-93
  • 7.2 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分数计算方法93-97
  • 7.2.1 综合绩效分数与财务风险的关系93-94
  • 7.2.2 因子分析法原理、模型和步骤94-97
  • 7.3 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分数的计算和排序97-111
  • 7.3.1 2004年综合绩效分数计算和排序98-103
  • 7.3.2 2005-2008年综合绩效分数计算和排序103-111
  • 7.4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和运用111-116
  • 7.4.1 财务指标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111-114
  • 7.4.2 非财务指标财务风险预警的定性分析114-116
  • 7.5 案例分析116-119
  • 第8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119-129
  • 8.1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119-121
  • 8.2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机构和职责121-123
  • 8.3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运行程序和控制方式123-124
  • 8.3.1 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运行程序123-124
  • 8.3.2 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运行方式124
  • 8.4 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124-125
  • 8.4.1 对农业上市公司长期资金融资提供支持125
  • 8.4.2 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资金运用的监管125
  • 8.4.3 优化对农业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的方式125
  • 8.5 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125-129
  • 8.5.1 优化农业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率125-126
  • 8.5.2 做大做强主业,在稳定发展主业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多元化126-127
  • 8.5.3 建立有效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127-129
  • 第9章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129-149
  • 9.1 农业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控制129-136
  • 9.1.1 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管理规定129-131
  • 9.1.2 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评估131-136
  • 9.2 农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控制136-139
  • 9.2.1 可持续融资理念136-137
  • 9.2.2 与生产特点相适应的融资结构137-138
  • 9.2.3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融资成本138-139
  • 9.3 农业上市公司营运财务风险的控制139-143
  • 9.3.1 效益管理制度140-141
  • 9.3.2 效益管理点制度141-143
  • 9.4 农业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中的财务风险控制143-144
  • 9.5 农业上市公司担保中财务风险控制144-146
  • 9.6 农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财务风险管理146-149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49-155
  • 10.1 研究结论149-151
  • 10.2 政策建议151-152
  • 1、减持国有股比例,优化治理结构151-152
  • 2、引入职业经理人,提升营运管理水平152
  • 3、优化"惠农"政策,让政策产生实效152
  • 4、给农业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强监管152
  •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52-155
  • 参考文献155-161
  • 附录一 2005-2008年综合绩效分数计算有关数据161-170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170-171
  • 致谢17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峰;;医院财务风险的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1年08期

    2 鄢波;杜勇;杜军;;亏损就一定会降低农业上市公司的价值吗?——以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3 李建军;张林红;;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4 徐华;;医院应如何平衡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5 苏宁;殷珊;;新疆涉农上市公司运行效率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3期

    6 李艾洋;;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7 张琪;;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8 鞠宁霞;刘琼;;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9 丁世同;;试析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治[J];建筑;2011年13期

    10 吴小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企业行为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孙殿文;王晓丹;;优化资源筹集配置 努力确保财务安全——集团化财务(资金)运作模式下财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3 王凡林;;对石油石化行业财务风险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世龙;;核电站生命周期下的财务风险应对[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5 柏和;孙士阳;;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吴平;付杰;王学庆;张新月;龙敏;王基鸿;;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规避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7 黄海英;;母公司的财务风险与防范[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8 曾韶华;;论财务风险的技术防范[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9 张锦华;吴方卫;;农业上市公司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价值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代强;;提高集团公司对各级子企业实时监管力度,加强风险管理——浅淡预算管理可提高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董国隆 李开平 赵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2 记者杨雪;[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练琴;[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绍兴市公路通行费收费所 王继红;[N];绍兴日报;2011年

    5 魏农;[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黄文方;[N];农民日报;2002年

    7 王棣华 赵璇悦;[N];财会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国鹏;[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黄庭满 易红;[N];检察日报;2002年

    10 记者王瑞霞;[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毅;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瞿翔;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投资风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星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余景选;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管延德;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前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马巾英;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向红;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幸素园;基于产业化视角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郭昱;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资行为与效果[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姚琼;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贤军;SYD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肖金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薛闻;ST公司财务风险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许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素苗;电网建设工程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沈亭;我国信托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许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赵郁;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周益利;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徐玄玄;基于AHP-GRAP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6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