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双支撑政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5-03-17 12:05

王金荣 洪冰清 辽宁师范大学

本文是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L13DJY09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下,辽宁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省内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根据辽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政  金融  双支撑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与国际形势的持续接轨,小微企业与综合性国有企业的一同发展成为我国金融能否持续平稳的突破口。在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以民营轻工业为主,分布十分广泛,涉及的行业领域各式各样,数量更是十分可观。因此,在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提供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中小企业特征

中小企业最大特点在于大多是民营企业,而且规模不大。一是基于中小企业的民营性质,一方面没有过多管理者进行干预,企业决策很容易达到统一。另一角度来讲,也导致了企业管理的家族式、最终决定带有个人色彩、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二是这些企业的经营规模都不大,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投入成本少,但是收益很快,对市场环境变化较敏感,适应性比较强,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如果遇到经济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稍差,融资、筹资难度较大。

2.辽宁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辽宁省作为以资源开采、工业制造的省份,拥有很多的大型工业型企业,使得中下企业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发展有所限制。但是近年来,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能源的枯竭,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因此,在维持大型企业的发展同时,寻求经济转型是辽宁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此一来,加快辽宁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中小企业能够看准时机、抓住机遇改变传统经营方针、丰富产品类型、创新技术,一定可以在当前辽宁经济环境下获得质的飞跃。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被视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辽宁省50%GDP,来自于中小企业的贡献。中小企业同时也为辽宁省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有民营企业20328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占99%。不过在辽宁省,虽然中小企业有很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起步期,甚至有不少中小企业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此外,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很难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仅融资一项,就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民营经济不断扩大发展的今天,辽宁地区的中小企业经济实力目前已占到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因此,要想辽宁中小企业稳步向前,就需要财政、金融两大方面的同步支撑。

二、辽宁省鼓励中小企业运营的政策支持

辽宁省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于20121日正式实施《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例》,既体现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大方向的把握,也针对辽宁省自身情况提出了特有的政策措施。

1、增加专项资金

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由2012年财政专项资金拨入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并明确规定资金要根据当年财政状况逐年增加,同时遵照各地区制定的的创业资金额的十分之一提供补贴,并要求辽宁省各地区建立以中小型企业为核心的贷款担保资金。同时要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比例不得低于50%

2、减轻企业税费  

为切实为中小型企业减少财税负担,辽宁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将我省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2万元,延长了中小型微利企业以及特殊困难的中小微型企业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对创业大学生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的确困难的情况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财税扶持,例如,创新基金的使用、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补贴、科技专项基金等。

3、优先政府采购  

 遵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文件精神,省财政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小企业在采购上可以优先政府的规定。在政府层面来看,预算总额以37的比例被提前留给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等等。

三、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对于一直以老工业发展为主的辽宁省来说,中小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首先得解决融资难这一问题。而融资难的问题在辽宁地区又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辽宁省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将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加以落实,并根据辽宁地区的自身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金融政策,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1、扩大贷款规模

辽宁省政府指出,为指引银行方面更愿意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给予贷款幅度较大的银行给予奖励。通过奖励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此项金融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实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13年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就达5010.4亿元,达到了各项贷款总额的32.8%

2、增加信用担保机构

为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系列问题,省政府规划了为企业贷款提供风险担保的补偿资金,并制定了配套的财政政策,成功的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难的硬性要求。据报道,截至201312月末,辽宁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增至582家,今年新增担保金额500多亿元,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合计495,担保资金增加97.6亿元。累计为9400多户中小企业和个体业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缓解资金压力。

3、拓展其他融资渠道

20123月份,辽宁省正式成为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涉农业务鼓励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符合要求的公司,其农业类的贷款年度余额均值增长超过15%以上的,其中2%以奖励形式发放。在辽宁省成为试点地区之后,有效的促进了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并刺激了对贷款的发放。

三、完善辽宁省财政金融双支撑政策的建议

尽管相关部门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以工业为主的行业分布导致了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在重工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小企业的地位,借助国家政策扶持,不断完善针对辽宁省情况的财政金融双支撑的政策,才能够振兴辽宁地区发展、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为辽宁省经济的全面复苏提供坚实的力量。

1、扩大中小企业补贴范围

虽然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还应该在强化政策执行、巩固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扩大并详细出台农贸业务贷款的奖励资金和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政策,推进政策的落实,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不仅仅补贴特定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的中小企业,反而应该扩大对偏远、县域不发达地区的补贴,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整个大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平衡发展。

2、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合作

据统计,辽宁省有50%以上的国家应用研究项目,70%以上的产学研究合作项目由高校承担,其中开展过产学研究合作的高校比例高达94.4%。为了让大学生学以致用,未来能够更好的就业,大多数高校对产学研究项目都非常重视。通过中小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实践。中小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获得针对企业发展特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如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能够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可以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赋予实践,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3、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体系

为推进辽宁省中小型企业兴盛,健全税收体系迫在眉睫,,应该针对中小企业不同的经营现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财政减免政策。一是可以对产业领域宽广、持续平稳发展并且年限规定达标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税收政策。二是对于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政府应该在技术开发经费、技术人才引进深造的支出方面给予鼓励,减免税收。三是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的税外收费,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与国有大型企业保持一致。

4、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上市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上市,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引导一些具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市,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有助于增强地区上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近年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政府可以定期定额针对中小企业发放专项资金,建立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解决中小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上市方案、进行人员培训,达到最终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2013,5

[2]辽宁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指导意见.2008,12

[3]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08,9

[4]王鹏程.西方国家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中国劳动力.20081

[5]王信川.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不断推进.金融博览.20097

 



本文编号:18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8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