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施行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13:06
  “互联网+”是新经济形态,对全国经济有巨大拉动作用。“互联网+”已经是国家级战略。“互联网+”把过去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潮,扩散至全社会各行各业。它是改造传统公共服务和行业的新引擎,是我国经济需求的新增长点,也是转变产业的核心动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服务找到了变革的方向、发掘了痛点需求。它有助于政府提高运行效率,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便捷服务,同时提高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积极性。公共管理抓住“互联网+”的东风,将会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快速转变政府传统施政模式。本文研究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建设,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在分析国内外“互联网+政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连云港市在推行“互联网+政务”过程中,存在网上政务不规范、政务平台重复建设、政务信息共享困难、政务上网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分析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互联网思维缺乏、运行机制不合理、部门信息壁垒、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通过优化再造网上政务、统筹融合政务平台、共享政务信息、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就能加快推进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的实现。本文实证探索...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实证研究法
    1.4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1.4.1 难点
        1.4.2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政务”提出的时代背景
        2.1.2 “互联网+政务”的基本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再造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的建设现状
    3.1 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
    3.2 连云港市实施“互联网+政务”运行的效果
4 连云港市实施“互联网+政务”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连云港市“互联网+政务”实施中的困境
        4.1.1 政府部门开展网上政务过程中的问题
        4.1.2 政府部门与公众服务互动过程中的问题
        4.1.3 跨域大数据共享中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 缺乏互联网思维导致政务服务诸多不规范
        4.2.2 运行机制不合理导致政务平台重复建设
        4.2.3 部门壁垒导致政务信息共享困难
        4.2.4 安全体系不健全影响政务上网积极性
        4.2.5 实施“互联网+政务”缺乏配套保障机制
5 国内外“互联网+政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互联网+政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5.1.1 北京市“互联网+政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5.1.2 重庆和呼和浩特市“互联网+政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5.2 国外典型案例经验及启示
        5.2.1 美国、新加坡、韩国“互联网+政务”建设经验
        5.2.2 国外部分国家“互联网+政务”建设启示
6 推进连云港市建设“互联网+政务”的对策及建议
    6.1 优化再造政务服务
        6.1.1 规范网上服务事项
        6.1.2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1.3 扩大网上办事范围
        6.1.4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6.1.5 公开政务服务信息
    6.2 统筹建设网上政务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
        6.2.1 统筹建设网上政务平台
        6.2.2 融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
    6.3 开发共享政务信息、深度利用信息资源
        6.3.1 完善建设基础性政务信息资源库
        6.3.2 推进协同开展跨部门政务工作
    6.4 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4.1 共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6.4.2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多方协作模式
    6.5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
        6.5.1 组织机构保障
        6.5.2 制度规范保障
        6.5.3 资金投入保障
        6.5.4 人才队伍保障
7 结束语: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35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735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