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9 11:27

  本文关键词: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4年

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董西露  

【摘要】:巴里·巴恩斯(Barry Barnes)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以曼海姆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重要思想上,独创性地提出自己新的理论观点。在巴恩斯看来,科学知识在根本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科学专业化在改变知识分配的同时,又改变了知识的社会角色。同时,巴恩斯指出,科学知识在产生过程中,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科学知识的产生带有不确定性与偶然性,所以不能用完全同一的科学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标准性衡量,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亚文化的集合。巴恩斯采用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将传统认识论的框架解构,并改变和影响了我们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复杂性的理解。他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其他领域,在西方文化界,科学知识社会学成为了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新兴思潮的理论依据。当今,在科学的世界观已成为了国内的主流文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我们今天如何去理性的看待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观点就是相对主义思想,而其相对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则是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对于范式之间不可通约性命题的解读。本文旨在对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详细的阐述巴恩斯对于库恩相对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尝试从另一个维度解读科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相对主义论断的争议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尽管相对主义思想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我们仍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本人试图证明巴恩斯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是存在逻辑自洽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0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娜;;科学是客观的还是社会建构的?——语境主义角度的解读[J];科学学研究;2010年05期

2 刘华杰;相对主义优于绝对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3 常春兰;库恩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李侠,邢润川;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主义的消解[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胡杨;从强纲领到社会学有限主义——爱丁堡学派研究纲领的转变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1期

6 B.巴恩斯,D.布鲁尔,鲁旭东;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J];哲学译丛;2000年01期

7 刘华杰;科学元勘中SSK学派的历史与方法论述评[J];哲学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余卫国;;中国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韩传信;翟莉;;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德育智慧——《德育原理》教学目的论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3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常春兰;;库恩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吴彤;;试论S&TS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许张衡;;论拉卡托斯科学编史思想的双层结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刘晓青;;有限论视域下宇宙图景的转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王磊;;“两种文化”冲突的和谐意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赵克;;论“划界”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潇柳;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互动机制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6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7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8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党姣;从指称角度回应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尹志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乐静,郭贵春;科学争论与科学史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4期

2 刘华杰;相对主义优于绝对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3 莫少群;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11期

4 曾国屏;;自然与社会之间:STS学术“核场”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3期

5 孙思;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评介[J];哲学动态;1997年11期

6 B.巴恩斯,D.布鲁尔,鲁旭东;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J];哲学译丛;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知识客观性的消解[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樊春良;;开阔的视野 创新的尝试——读《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J];民主与科学;2008年03期

3 孙思;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硬纲领”对“软纲领”的批判[J];哲学动态;1995年08期

4 贾向桐;从反映自然到社会的建构——析传统科学形象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04期

5 贺建芹;;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看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陈英;;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旨趣[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4期

7 吴建国;;建构论语境下的科学知识“碎象”与“重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陈正洪;;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解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段传彬;科学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述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伟琛;劳丹的“不合理性假定”与科学知识社会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华青;吴彤;;实验的可重复性研究——新实验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比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马来平;;充分认识研究SSK的重大意义[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贺建芹;;从布鲁尔到拉图尔: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李晓峰;吴永忠;;论STS的两种研究传统[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陈天嘉;;身份认同与学科变迁——论伯纳黛特·邦索德—万桑的化学图景[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刘晓青;;有限论视域下宇宙图景的转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刘兵;江洋;;对共识会议之“共识”的反思[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仲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江晓原;[N];文汇报;2003年

4 柯志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马来平;[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艾克斯(不自由撰稿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王彩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赵万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刘兵(博导);[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王洪波;[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超;学科研究视域中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整合与范式转换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赵万里;建构论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南开大学;2000年

3 郭俊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4 陈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韩鹏;消化性溃疡细菌学说的产生、认同与传播[D];北京大学;2008年

6 张帆;科学、知识与行动[D];山西大学;2010年

7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下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昉;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理论及其两面性[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静;巴里·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胜辉;“历史转向”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河南大学;2011年

3 董西露;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周在娟;科学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曹操墓真伪之争[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刘徽翰;从“决定”到“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贤浩;解读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新刚;从福柯“权力/知识”观的视角看SSK[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孙景娜;库恩的范式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纲领[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洪超;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库恩相对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49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