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0:04

  本文关键词: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竞相争夺的对象,各行各业对知识型人才,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剧增。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科研人员持续的创新和不断的学习,而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和持续学习行为的背后,却是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持久动力的科学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可以为科研院所吸引、保留优秀的科研人员,推动体制变革;科学的激励能够促进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科学的激励能够促进科研人员积极的从科研院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出发,不断满足科研成果受益者的最终需求。因此,开展科研院所内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力求建立科学、全面、有效的现代激励体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以RL研究所为例,通过对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激励机制现状进行调研,探讨如何科学拟定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力图通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科研人员激励措施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激励理论,丰富科研院所中科研人员的激励管理理论,促进中层管理人员激励理论的发展。同时,对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激励展开研究,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着战略意义。 本研究在经典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在对RL研究所激励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激励需求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揭示出研究所对科研人员激励上的不足。结合研究所实际,进行激励机制的方案再设计,达到对其激励模式改进的目标,特别对方案中的各项激励内容及保障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包括薪酬和福利激励、工作兴趣激励、管理风格激励、培训学习激励、人际关系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最后,进一步针对完善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提出改进激励管理的对策和建议。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研究所内部沟通机制,运用目标管理激励;强化收入差距与分配档次,促进薪酬更具激励性;丰富培训内容,提升科研人员价值;构建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充分调动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等方面。同时,本文也指出,研究所在完善激励措施时要对被激励者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确保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管理有效实施。
【关键词】:激励 科研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G3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相关主要概念的内涵9-11
  • 1.2.1 激励的内涵9-10
  • 1.2.2 科研人员的界定10-11
  • 1.3 研究方法及全文框架11-13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全文框架12-13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13-24
  • 2.1 人力资本理论13-14
  • 2.2 经典激励理论14-21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15-18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18-19
  • 2.2.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9-20
  • 2.2.4 综合型激励理论20-21
  • 2.3 经典激励理论的指导意义21-24
  • 第三章 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的现状及问题24-35
  • 3.1 RL研究所科研人员基本情况24-25
  • 3.2 RL研究所科研人员现有的激励措施25-26
  • 3.3 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现状的调查26-29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26-28
  • 3.3.2 激励需求调查结果描述28-29
  • 3.4 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存在的问题29-35
  • 3.4.1 科研人员工作压力大,抑制了工作积极性30-31
  • 3.4.2 薪酬激励力度不足且手段单一,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31
  • 3.4.3 薪酬结构失衡,,缺乏内部公平性31-33
  • 3.4.4 培训目标不明确且方式简单,不能满足个人成就需要33
  • 3.4.5 职业生涯渠道狭窄,制约了个人成长激励33
  • 3.4.6 管理风格粗放,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33-35
  • 第四章 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方案设计35-48
  • 4.1 激励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5
  • 4.2 激励方案的目标35-36
  • 4.3 激励方案的制定36-38
  • 4.4 激励方案中各项内涵的阐述38-45
  • 4.4.1 薪酬激励38-39
  • 4.4.2 福利激励39-40
  • 4.4.3 工作兴趣激励40
  • 4.4.4 管理风格激励40-41
  • 4.4.5 培训学习激励41-42
  • 4.4.6 考核激励42-44
  • 4.4.7 人际关系激励44-45
  • 4.4.8 组织文化激励45
  • 4.5 激励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45-48
  • 4.5.1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45-46
  • 4.5.2 重视激励机制的制度化建设46
  • 4.5.3 物质激励手段要和精神激励方法相结合46
  • 4.5.4 注重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46-48
  • 第五章 完善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建议48-55
  • 5.1 完善研究所内部沟通机制,运用目标管理激励48-50
  • 5.1.1 完善研究所内部正式沟通机制,保证沟通的有效性48-49
  • 5.1.2 尝试目标管理激励,提升科研人员工作效率49-50
  • 5.2 强化收入差距与分配档次,促进薪酬更具激励性50-52
  • 5.2.1 构建满足心理需求的薪酬激励50-51
  • 5.2.2 基于需求差异,提供多项福利选择51-52
  • 5.3 丰富培训内容,提升科研人员价值52-53
  • 5.3.1 基于受训对象需求分析,确定培训内容52-53
  • 5.3.2 依据管理岗位要求,实施针对性培训53
  • 5.4 构建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充分调动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53-55
  • 第六章 结论55-57
  • 6.1 主要结论55
  • 6.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凌;现代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2 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J];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3 刘东霞;;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基于激励理论视角[J];经营管理者;2008年16期

4 马红玉;;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5 罗永泰;;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经纬;2005年06期

6 刘纯;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7 邰国庆;浅谈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0年11期

8 戴莹;;关于完善科研院所激励机制的思考[J];经济界;2008年03期

9 刘小玄;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J];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10 曹伟慈;;5措施应对薪酬管理难题[J];经理人;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建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增值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金磊;基于多维需求视角下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RL研究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10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