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事务所独立性、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稳健性

发布时间:2017-03-28 08:17

  本文关键词:事务所独立性、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稳健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01年爆发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审计客户安然公司与世通公司的财务丑闻和审计丑闻后,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审计行业的重大公信危机,各国相继发布法律法规来规范审计业务,以保证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如美国曾于2003年颁布萨班斯法案,我国曾于2006年第一次颁布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然而我国审计市场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2006年广东科龙电器利润造假案、2010年云南绿大地科技公司财务造假案等等一系列的审计失败案件给社会带来了严峻后果。本文基于我国审计失败案例的频发以及低质量审计的危害,引发了对于如何应对审计风险以及提升审计质量的考虑。尽量提高被审计客户会计信息的稳健性是审计师应对审计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审计质量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事务所独立性和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会计信息稳健性作为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八大信息质量特征之一,既受到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影响,同时也是审计师应对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试图研究事务所独立性及行业专长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客户会计信息的稳健性。本文首先从衡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分别对稳健性、独立性和行业专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然后在包括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审计治理机制理论以及审计风险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独立性、行业专长与稳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两个假设;在定义主要变量的度量标准、构建用以验证假设的多元回归模型、搜集所需要的数据之后,本文运用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整体上是稳健的;事务所较高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其客户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相比于事务所不具有行业专长,事务所具有行业专长更能够显著增强独立性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基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提出了关于事务所独立性、行业专长及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启示,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独立性 事务所行业专长 会计信息稳健性 异常审计费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5
  • 一、理论背景11-13
  • 二、现实背景13-15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15-17
  • 一、研究目标15
  • 二、研究意义15-17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17-19
  • 一、研究方法17
  • 二、研究结构17-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32
  • 第一节 会计信息稳健性的研究回顾19-25
  • 一、会计信息稳健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回顾19-21
  • 二、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21-22
  • 三、会计信息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回顾22-25
  • 第二节 事务所独立性的研究回顾25-28
  • 一、独立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回顾25-26
  • 二、独立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26-27
  • 三、独立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回顾27-28
  • 第三节 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研究回顾28-32
  • 一、事务所行业专长的内涵研究28
  • 二、事务所行业专长的衡量方法研究回顾28-29
  • 三、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经济后果研究回顾29-32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2-38
  • 第一节 基础理论简介32-35
  • 一、公司治理理论32
  • 二、委托代理理论32-33
  • 三、审计治理机制理论33-34
  • 四、审计风险理论34-35
  • 第二节 假设提出35-38
  • 一、独立性与会计信息稳健性35-37
  • 二、行业专长、独立性与会计信息稳健性37-38
  • 第四章 实证分析38-56
  • 第一节 研究设计38-46
  • 一、相关变量的度量38-43
  • 二、模型的构建43-44
  • 三、样本选择及数据获取44-46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46-53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46-47
  • 二、相关性分析47-48
  •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8-53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53-56
  • 一、对行业专长的重新计算53-54
  • 二、对控制变量的重新衡量54-56
  • 第五章 文章小结56-61
  • 第一节 研究小结56-59
  • 一、研究结论56
  • 二、研究贡献56-57
  • 三、研究不足57-59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研究展望59-61
  • 一、研究启示59-60
  • 二、研究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和平;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J];商业研究;2001年05期

2 郭涛;稳健性原则应用的不足与改进[J];辽宁财税;2001年06期

3 陈玉荣;运用稳健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J];财会通讯;2001年02期

4 李磊;对稳健性原则的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2期

5 潘桂生;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及改进[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年09期

6 孙斌;对稳健性原则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于景发;浅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8 王晋汾;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9 崔飚;稳健性原则剖析[J];事业财会;2005年03期

10 郭春生;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天才;;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研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魏嶷;靳简;;稳健性原则利弊初探[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3 毛新述;戴德明;;盈余稳健性的市场定价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洪文娟;;关于在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中正确运用稳健性原则的探讨[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5 李四海;刘晓艳;;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信息稳健性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5卷第2期总第10期)[C];2013年

6 李举达;李钰;;采用公允价值时提高可靠性、稳健性之我见——兼与葛家澍教授商榷[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潘娜;朱卫东;;新会计准则下对谨慎性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学华;;审计师稳健性框架视角的国富浩华合并案例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宏洁 潘志滨 仲波 李淑美;稳健性原则的合理运用[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卢利新;浅谈稳健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N];物资信息报;2005年

3 王萍;恰当运用稳健性原则[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吴建华;设置税收会计好处多[N];财会信报;2008年

5 杨君伟;让会计报表更稳健[N];中国财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力;制度约束、内在激励与盈余稳健性[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邱月华;会计制度变迁、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远鹏;会计稳健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郝东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稳健会计选择:契约效率、决策风险与估值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宝红;公司治理与盈余稳健性之间的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高强;事务所独立性、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稳健性[D];南开大学;2015年

3 宋娜;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马静;公司治理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黄小耘;盈余稳健性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6 文冬冬;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魏艳;金融危机背景下新会计准则施行的稳健性效果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齐艳;公司治理与盈余稳健性[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孙长山;公允价值与稳健性原则组合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谭莉川;独立董事监督力与盈余稳健性[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事务所独立性、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稳健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71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