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3-03-25 01:40
  建设项目工程审计在我国已实行多年,主要采用的仍是传统结算审计,随着我国社会总投资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建筑行业。贪污腐败现象愈发严重,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投资控制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应运而生。而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或国家审计部分的力量都不足以完全承担繁重的建设项目审计任务。因此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也随之产生。全过程跟踪审计涉及广周期长,使得跟踪审计的风险突出,审计难度增大,所以站在社会中介机构的角度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风险评估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文通过论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风险类型及成因,根据相应原则确定了风险因素,在相关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风险进行初步识别,设计调查表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并验证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及成因,建立了影响风险评价指标。结合此类风险因素自身的特点,本论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的评估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通过将实际工程案例应用来验证模型的实际操作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站在...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2.1 建设项目审计
    2.2 跟踪审计
        2.2.1 跟踪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2.2.2 跟踪审计的类型
    2.3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
        2.3.1 工程招投标阶段工作内容
        2.3.2 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
        2.3.3 工程竣工阶段的工作内容
3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因素分析
    3.1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基本概念及特点
        3.1.1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基本概念
        3.1.2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特点
    3.2 风险因素的识别
        3.2.1 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成因
        3.2.2 风险因素识别原则和方法
    3.3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类型
        3.3.1 审计环境风险
        3.3.2 被审计对象潜在风险
        3.3.3 审计人员风险
        3.3.4 其他风险
4 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
    4.3 熵权法对专家权重的改进
    4.4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介绍
        5.1.1 工程概况
        5.1.2 全过程跟踪审计合同内容
        5.1.3 全过程跟踪审计目的
        5.1.4 全过程跟踪审计原则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2.2 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
        5.2.3 熵权法修正权重
        5.2.4 各二级指标权重结果
    5.3 模糊综合评价
        5.3.1 建立风险评价隶属度矩阵
        5.3.2 模糊运算及综合评价
        5.3.3 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70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770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