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5 22:15

  本文关键词: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09年

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

黄石亮  

【摘要】: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慈善捐赠体现了帕累托改进,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提高;慈善捐赠弥补公共领域的政府缺位,可以考虑少数人的多样化需求;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慈善捐赠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慈善捐赠作为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重要部分缓解了全球性高等教育财政危机。随着慈善事业的兴起,慈善组织被认为是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创新。但是,同“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被称为“志愿失灵”。正是由于这样的“志愿失灵”,慈善捐赠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支持,而税收作为政府的重要手段常常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慈善捐赠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支持,而税收作为政府的重要手段常常发挥重要作用。 慈善事业包含捐赠人和受赠人两个方面,税收政策也可以分为捐赠和受赠两个部分。本文研究范围仅限于对于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且主要涉及的是所得税政策。本文没有像以前的研究文献一样,承认了税收对于捐赠的激励作用,而是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所得税政策对于捐赠是有激励作用的。由于相关数据收集困难,本文主要利用张馨、施文泼、曹洪彬在2006年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投稿论文《我国公司捐赠的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我国公司捐赠的税收价格越低,捐赠数额越高,且这种税收价格弹性很大,即我国公司捐赠受税收价格的影响相当敏感。在充分证明所得税政策对于捐赠具有激励作用之后,按税种对我国现行的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纵向的梳理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税前扣除政策进行横向对比。经过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发现诸如个人捐赠税前扣除比例低、捐赠的流转税政策缺乏及不允许捐赠递延扣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加强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管理、完善慈善捐赠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和完善慈善捐赠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8
  • 1.2.1 国外研究评述12-15
  • 1.2.2 国内研究评述15-18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
  • 1.4 本文结构安排18-19
  • 1.5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约定19-21
  • 第2章 慈善捐赠的理论分析21-31
  • 2.1 鼓励慈善捐赠的经济理论分析21-25
  • 2.1.1 慈善捐赠体现帕累托改进21-22
  • 2.1.2 慈善捐赠弥补公共领域的政府缺位22-23
  • 2.1.3 基于慈善捐赠的“第三次分配”理论23-24
  • 2.1.4 捐赠在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重要作用24-25
  • 2.2 慈善捐赠的所得税税收效应的理论研究25-31
  • 2.2.1 个人慈善捐赠的所得税政策的选择25-26
  • 2.2.2 个人慈善捐赠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价格效应分析26-29
  • 2.2.3 企业慈善捐赠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价格效应分析29-31
  • 第3章 国内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的梳理及评析31-48
  • 3.1 捐赠支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梳理及评析31-38
  • 3.1.1 捐赠支出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的相关规定及评析31-35
  • 3.1.2 捐赠支出的企业所得税扣除基数的相关规定及评述35-38
  • 3.2 捐赠支出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梳理及评析38-44
  • 3.2.1 对捐赠支出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梳理38-42
  • 3.2.2 对捐赠支出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评析42-44
  • 3.3 捐赠支出的其他税种政策的梳理及评析44-48
  • 3.3.1 捐赠支出的流转税政策的梳理及评析45-46
  • 3.3.2 捐赠支出的财产行为税政策的梳理及评析46-48
  • 第4章 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借鉴及其对我国的经验启示48-56
  • 4.1 美国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48-50
  • 4.1.1 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监管48-49
  • 4.1.2 慈善捐赠税前扣除政策49
  • 4.1.3 其他限定条件49-50
  • 4.2 德国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50-51
  • 4.2.1 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管理50-51
  • 4.2.2 慈善捐赠税前扣除政策51
  • 4.3 日本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51-53
  • 4.3.1 对享受捐赠税前扣除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管理51-52
  • 4.3.2 慈善捐赠的税前扣除政策52-53
  • 4.4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53-56
  • 4.4.1 对享受捐赠税收优惠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管理53
  • 4.4.2 慈善捐赠支出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53-54
  • 4.4.3 慈善捐赠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54-56
  • 第5章 加快完善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56-60
  • 5.1 加强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管理56-57
  • 5.1.1 扩大公益性社会团体范围56
  • 5.1.2 加强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监管56-57
  • 5.2 完善捐赠支出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57-58
  • 5.2.1 完善捐赠支出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57
  • 5.2.2 完善捐赠支出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57-58
  • 5.3 完善慈善捐赠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58-60
  • 5.3.1 开征遗产税鼓励富有阶层进行慈善捐赠58
  • 5.3.2 完善慈善捐赠的流转税、财产行为税的税收优惠政策58
  • 5.3.3 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税收制度58-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承城;中国社会保障领域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燕青;中国大陆个人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郭伟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魏巍;我国慈善捐赠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陈漫;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王莹;我国慈善税收制度与慈善事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翟红丽;我国税收制度对第三次分配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露;论我国慈善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娟;完善我国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10 李呈豪;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用分析及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智勇;;企业捐赠的税收问题浅析[J];北方经济;2006年15期

    2 贺立平;慈善行为的经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胡俊坤,杨刚;如何计算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限额[J];财会月刊;2004年19期

    4 胡俊坤;完善我国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政策[J];财政研究;2001年11期

    5 陈支武;;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6 丁美东;;个人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分析与政策思考[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7 安体富;王海勇;;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国际比较与改革取向[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12期

    8 罗妙成;;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的完善[J];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9 彭腾;;慈善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黄桂香;黄华清;;税收政策影响慈善捐赠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育明;朱庆;;股份回购立法模式与适用范围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钟志勇;;论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规则之完善——日本立法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魏磊杰;;论美国公司法中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刘亚莉;;公司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钟凯;;关联交易相关概念比较与学说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高永周;;从团体行为的逻辑透视公司法人格否认——兼评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潘艳红;;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法律问题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蒋莎;;非营利组织的失灵及其对策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9 王学士;;章程限定股东表决权代理人资格效力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梁燕婷;;公司成立前合同之责任承担问题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唯;周兴燕;;我国慈善事业运作主体的制度选择——基于声誉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史际春;肖竹;;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朱慈蕴;金明义;;国际经验的借鉴: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引进[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伍坚;;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之比较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王保树;;股份公司资本制度的走向:从“资本维持原则”规制缓和中寻求真谛[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杜军;;公司资本制度评判——以我国法定资本制为中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朱慈蕴;;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与公司资本充实[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皓白;社会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谢文武;企业社会绩效的治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关联交易及其法津规制[D];河北大学;2007年

    2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晖;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效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文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芳;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基本问题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维娜;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偲偲;股东会决议瑕疵之诉的程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克;;国内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考察[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2期

    2 杜娟;;公司慈善捐赠的税收问题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术忠;王维;;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北京市民慈善意识调查[J];数据;2008年07期

    5 贺立平;慈善行为的经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魏俊;;“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及特征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郭凯;谁阻碍了中国富人成为慈善家[J];出版参考;2005年14期

    8 王继远;;个体慈善捐赠行为立法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周晓丽;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10 彭川宇,张红宇;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解释及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有义;[N];法制日报;2007年

    2 ;[N];文汇报;2004年

    3 刘厚兵;[N];中国会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美东;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3 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4 田雪莹;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及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郭健;社会捐赠及其税收激励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漫;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李娟;个人收入分配与税收调控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3 罗建媛;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初可佳;中国税收与收入公平分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晶;我国非赢(营)利组织税收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任红军;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刘丽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的参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8 张昭;公共品自愿供给中的捐赠行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邱虹;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与税收调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顾秋静;慈善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成文;陈建平;肖飞;;论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与发展慈善事业[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周艳;;税收政策激励慈善捐赠的机理及效应[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3 周艳;;慈善捐赠:现状、成因及改进思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妍;我国公益性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怡琼;遗产税的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董新宁;论慈善组织的政府监管[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春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姜耀辉;城乡统筹养老服务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陈岁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谢瑜;公益性捐赠税收激励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马萌萌;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9 肖亮;基于ELM模型的个人捐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珊珊;促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秋;;浅析企业的慈善行为与企业发展战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江希和;;有关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7年21期

    3 李领臣;;公司慈善捐赠的利益平衡[J];法学;2007年04期

    4 马小勇,王强;慈善家也是理性人[J];华夏文化;2000年03期

    5 田田,李传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作用[J];江淮论坛;2005年01期

    6 张奇林;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大因素[J];经济评论;1997年06期

    7 王则柯;慈善事业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6期

    8 刘世锦;;经济体制组织选择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J];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9 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10 李萌;公益捐赠的税收之痛[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45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石亮;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湖南大学

    相关作者

    >黄石亮

    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慈善捐赠支出的税收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0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