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6 19:28
  基于三变量SVAR模型发现私人投资对全国和地区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响应存在偏倚;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与私人投资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由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生产性政府支出关于私人投资效应发挥的作用机制也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在挤入效应组,经由财政分权、中央政府投资比重、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比重和经济发达水平,生产性政府支出都产生了减弱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生产性政府支出经由绿色发展和人均能源资源因素增强挤入效应;在挤出效应组,经由中央政府投资比重、财政透明度、绿色发展和经济发达水平,生产性政府支出缓解挤出效应,经由财政分权和所有制结构,生产性政府支出增强挤出效应。这意味着,应针对生产性政府支出挤入和挤出私人投资所在组对应的省份,采取差异化的制度调整优化措施。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挤入效应组

挤出效应


如图2,一单位标准差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后,北京、浙江、宁夏、云南和内蒙古5个省份的私人投资,都呈现显著的大幅下降。其中,宁夏和内蒙古的挤出效应是明确的,其中宁夏持续期为5期左右,而内蒙古挤出持续期较长;北京和云南在第一期下降之后迅速上升,在经历短暂超调之后收敛到0附近;浙江的超调响应则相对持久,经历3期的正向响应超调后在第8期收敛到0附近。除明确的生产性政府支出挤入和挤出私人投资效应两种情况外,如图3,在吉林、湖南、贵州、四川、黑龙江5个省份,私人投资的政府生产性支出响应的置信区间跨越0线,呈现不显著响应的特点。如图4,一单位标准差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后,天津、山西、安徽、江西、重庆、海南和广东7个省份的私人投资经历短暂挤出或挤入后总体上涨。其中,天津、海南2个省份在经历短暂下降之后迅速上升,并经历较长持续期后收敛到0附近,而山西、安徽、江西、重庆和广东5个省份则在初期显著上涨后呈现一定程度的超调挤出调整后收敛到0附近。

效应,省份,私人投资,政府支出


除明确的生产性政府支出挤入和挤出私人投资效应两种情况外,如图3,在吉林、湖南、贵州、四川、黑龙江5个省份,私人投资的政府生产性支出响应的置信区间跨越0线,呈现不显著响应的特点。如图4,一单位标准差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冲击后,天津、山西、安徽、江西、重庆、海南和广东7个省份的私人投资经历短暂挤出或挤入后总体上涨。其中,天津、海南2个省份在经历短暂下降之后迅速上升,并经历较长持续期后收敛到0附近,而山西、安徽、江西、重庆和广东5个省份则在初期显著上涨后呈现一定程度的超调挤出调整后收敛到0附近。图4 超调挤入效应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历史述评与取向展望[J]. 周波,王英家.  财经智库. 2017(02)
[2]财政政策扩张、纵向产业结构与中国产能利用率[J]. 郭长林.  管理世界. 2016(10)
[3]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税收政策取向[J]. 周波.  税务研究. 2012(02)
[4]“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  经济研究. 2010(10)
[5]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J]. 范子英,张军.  管理世界. 2009(07)
[6]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J]. 张军.  经济学(季刊). 2008(01)
[7]中国政府支出和融资对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经验研究[J]. 陈浪南,杨子晖.  世界经济. 2007(01)
[8]略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J]. 刘国光.  经济学动态. 2002(05)
[9]“投资乘数失灵”带来的困惑与思索[J]. 戴园晨.  经济研究. 1999(08)



本文编号:3651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651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