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财政扶贫的理论生成、实践进展与“十四五”取向

发布时间:2022-10-31 20: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扶贫开发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财政扶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本文从财政理论逻辑范式"由物到人"的转型出发,探究了中国财政扶贫的理论生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财政"理论。从"人本财政"的理论逻辑出发,根据财政扶贫的启动、财政开发式扶贫、财政集中力量扶贫攻坚、财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个阶段梳理中国财政扶贫的实践进展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围绕"精准方略"的全过程,分析"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财政支持体系。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十四五"时期财政扶贫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问题,更加突出财政支持的保底性和靶向性,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高质量减贫制度体系。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财政扶贫的理论生成
    (一)西方经济学“物本财政”理论及其局限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思想”及其财政理论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财政”理论与反贫困
三、中国财政扶贫的实践进展与阶段性特征
    (一)财政扶贫的启动阶段
    (二)财政开发式扶贫阶段
    (三)财政集中力量扶贫攻坚阶段
    (四)财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
四、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方略”的财政支持体系
    (一)“扶持谁”的财政支持
    (二)“谁来扶”的财政支持
    (三)“怎么扶”的财政支持
    (四)“如何退”的财政支持
五、“十四五”时期贫困性质的变化及其财政扶贫的实践取向
    (一)“十四五”时期贫困性质的变化
    (二)“十四五”财政扶贫的取向观察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财政扶贫价值取向。
        2.确保现有财政扶贫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持续提升财政扶贫资金运用的精准性。
        4.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脱贫内生动力。
        5.创新解决相对贫困的财政治理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政策与边缘贫困群体政治信任——基于断点回归的证据[J]. 管睿,刘旋,余劲.  农业技术经济. 2020(03)
[2]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J]. 汪三贵,胡骏.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2)
[3]论2020后农村减贫战略与政策:从“扶贫”向“防贫”的转变[J]. 李小云,苑军军,于乐荣.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2)
[4]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孙久文,夏添.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5]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J]. 黄征学,高国力,滕飞,潘彪,宋建军,李爱民.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9)
[6]精准扶贫时期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绩效比较——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J]. 吴本健,葛宇航,马九杰.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7)
[7]财政政策、精准扶贫与农村脱贫[J]. 张鹏飞.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4)
[8]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J]. 魏后凯,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2)
[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扶贫开发实践与理论创新研究[J]. 邓金钱,李雪娇.  经济学家. 2019(02)
[10]精准扶贫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 马志雄,王娟,丁士军,张银银.  农业技术经济. 2018(12)



本文编号:369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69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