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东IPTV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2:54
【摘要】:当欧美IPTV用户呈现加速流失、业务开始衰退的态势时,中国的IPTV业务却异军突起,并在这几年实现快速发展,且速度惊人。如何发展IPTV,提高经济效益,是各大运营商进行决策的关键问题。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以宽带网络为承载基础的IPTV作为典型的三网融合代表业务,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运营,它势必成为各大运营商对市场竞争的重要业务。IPTV不仅目前被看好,在未来智能化时代主导下研究IPTV的前景意义重大。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的结合,IPTV用户足不出户已经可以知天下事,但就目前情况而言,IPTV业务运营还没有统一,用户渗透率亟待提高,市场规范还没有形成,监管机制也有待建立。不仅如此,IPTV的发展还面临着复杂的竞争环境,以上种种都推动着人们不断探寻IPTV发展新模式,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求新发展。本文从介绍IPTV业务国内发展情况入手,对现有IPTV发展情况、商业模式、竞争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重点分析了广东IPTV发展现状,明确了发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突出了广东IPTV发展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广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IPTV发展之路,对我国IPTV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等。第二章是对IPTV业务国内发展情况的分析,国内情况分析包括IPTV概述、IPTV的特点、IPTV业务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性分析。第三章是对广东IPTV发展现状的分析,包括广东IPTV业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IPTV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IPTV业务的五力分析。第四章是提出广东IPTV发展中存在的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变现能力不足、精细化运营不佳等问题。第五章是对IPTV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前景展望。
【图文】:

视频编码,微软,视频,通信业


图 2-1 2013-2018 年国内 IPTV 用户发展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工信部发布的《2018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2 IPTV 的特点2.2.1 IPTV 的技术特点信源编码技术是 IPTV 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IPTV 的视频编码方式主要有MPEG-2、微软的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MPEG-4 和 H.264、AVS 几种。MPEG-2是对视频用 TS(Transport Stream)封装后直接接入到网络进行传输的一种编码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的速率是 4-6Mbpsd,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这就必然对网络宽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软的视频编码和 MPEG-4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微软的视频编码是由 MPEG-4 几个专有扩展功能派生出来的,在 DSL/Cable 连接速度下微软的视频编码能够让视频清晰度达到接近 DVD 的视频品质。尽管如此,因为MPEG-4 是以 ISO/IEC 为标准的,编码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应用范围广,这是其他几种编码模式难以匹及的。2003 年,H.264/ MPEG-4AVC 视频压缩标准发布。在

广东,竞争者,分析模型,三网融合


3 广东 IPTV 业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3.4 广东 IPTV 业务的五力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初,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五力分析模型,特竞争力模型。模型中的五力分别指的是: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竞争能力、潜在的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价能力。这一模型对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分析客户的在市场竞争中的环这五力分析模型同样可以在广东 IPTV 业务上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9.27;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雪梅;;三网融合对通信行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02期

2 杨扬;;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年10期

3 郑刚;;解析三网融合对传输及接入技术的发展[J];信息通信;2018年06期

4 杨扬;;“三网融合”时代媒介经营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8年14期

5 唐钰茹;;我国三网融合研究现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年04期

6 唐琪;;怎样借三网融合提高教学水平——以云浮市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年12期

7 顾东;;浅谈广电宽带运营问题及发展思路[J];电视指南;2016年12期

8 朱萌;黄晓洁;;三网融合中IPTV教育专区的策划与运营[J];电视指南;2017年09期

9 王选一;袁伟钤;胡雪莹;;三网融合背景下铁岭县广播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探讨[J];电视指南;2017年07期

10 曹延兵;;三网融合新形势下的地面、卫星电视发展前景展望[J];电视指南;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晓权;;三网融合的技术分析[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2 姜芳;;三网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未来之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兆安;;三网融合现状与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大永;郑宏剑;;三网融合试点中凸显问题之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范金慧;管恩秀;余莉;李志坚;;上海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策略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6 陈家春;;推进三网融合的思考[A];网络融合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韵洁;;三网融合的发展和机遇[A];网络融合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陈凯;;三网融合的进程及其中的政府行为[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C];2006年

9 章瑞军;;积极推进三网融合[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广电业应在转型中促进三网融合[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余赛尔 本报记者 唐轶;专家称三网融合需政府“管制先行”[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毛建国;三网融合不该成“一网垄断”[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原诗萌;智能电视:三网融合的下一座金矿[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吴纯勇;三网融合:在博弈与摸索间前行[N];科学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原诗萌;力有不逮 广电或失未来[N];科学时报;2011年

6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幼平;三网融合的终极目标[N];科学时报;2010年

7 记者 赵yN多;我省推进三网融合业务健康有序发展[N];黑龙江经济报;2019年

8 记者 李秀春 通讯员 何世辉;“三网融合”助增收[N];云南日报;2018年

9 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杨逸飞 梁锋;推进智能电力公路“三网融合”[N];解放日报;2018年

10 商凝瑶;三网融合:泛网时代驾到[N];中国青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鹏;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张爽;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沈向军;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徐战;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开放业务平台中网络边缘资源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何江;一个三网融合滞后现象的新制度经济学实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严奇春;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睿;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技术和市场及政策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刘体斌;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菲;三网融合视域下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轶群;三网融合背景下河南有线网络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黄芳;三网融合背景下广东IPTV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3 王艺璇;三网融合背景下江苏有线C市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赵传甲;基于三网融合的山东广电网络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5 梁利君;基于PON网络的三网融合终端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8年

6 李佳;三网融合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7 巴翌;三网融合背景下TTC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8 甘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邹艳;“三网融合”中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新宇;云浮三网融合实践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259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