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IT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16:23
【摘要】:本论文研究的IT企业是指我国那些从事以开发、维护和使用电脑系统、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来处理和分发数据的组织和团体。人们往往认为它们属于办公室行业而与事故风险、安全管理方面的话题没有什么关系,就连从业人员自己也大多缺乏安全意识、企业自身也大多忽视安全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的现状更是不足为奇。然而,笔者进行的一定范围内的调研结果以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虽然固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远不及采矿、冶金、建筑等典型的高危企业,但IT企业绝不是职业伤害零风险的世外桃源,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日益发达及其在为国家科技进步以及国计民生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加突出,从事相关业务的IT企业和IT人队伍正在迅速壮大,人员伤害事故及过劳猝死等事件开始屡屡发生。除了威胁从业人员人身健康的IT职业危害因素以外,火灾事故隐患、跌倒事故隐患等的存在是导致其从业人员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IT企业的特点和有关IT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科研成果匮乏等现状,一方面对国内外各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防控措施等进行文献调研,一方面面向IT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实地调查。在通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当前IT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最为突出的火灾事故、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这三方面严重现状,分别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其产生原因,再将那些原因事件与《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号入座,重点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进行对标分析,列举出相关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后果,至此完成有国家标准为依据的IT企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之后用风险矩阵法(RMA)对IT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带来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对策建议,即建议现阶段首先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机、环、管方面的隐患治理和相关改进,同时借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刚刚发布的有利时机着手准备IT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企业步入为IT从业人员提供更为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防止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自我提升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9
【图文】:

从业人员,行业,占比,数据来源


一些不经意的个人行为或未被发现的安全隐患,往往会对从业人员的带来重大伤害,而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忽视个体防护措施的采用以及一些不良惯,均有引发职业病的风险。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报告,2016 年全全生产事故 6 万起,死亡人数 4.1 万人①,而我国职业病发病病例平均每年增起。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各行业生产设备、安全措施也较落后,加之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济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也需要格外引起重视。说起安全,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采矿行业、建筑行业等 高危 行业,IT行业问题基本不在讨论之列,因为传统观念认为 IT行业为 办公室行业 ,不会发全事故。而相关的 IT从业人员,也因为这种观念的 根深蒂固 而对潜在的危乏足够的认识,企业也因安全意识淡薄而缺乏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系统管理,令人吃惊且颇具警告意义的统计结果已然出现,如图 1-1 所示:IT行业已经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第二大高危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仅次于公认的高危行业 采矿业和建筑业。而威胁 IT 从业人员人身安全隐患也并非完全不存在。

技术路线图,职业健康安全,IT企业,有害因素


第 1 章 绪论(1) 文献调研及实地调研法,即利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来收集、分析和研究IT 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识别危险有害因素。(2) 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法,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取 IT从业人员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切身感受,之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3) 以事故树为代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取 IT企业最有代表性或最严重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类型,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按从结果到原因的要求进行逻辑关系分析,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为对标分析提供条件。(4) 标准对照法, 主要对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确认 IT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清单。1.3.3 技术路线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 1-2所示:

数量统计,从业人员,数据来源,薪资


2-1 2012年-2016年全国 IT 从业人员数量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①2)入行门槛逐步降低T 业虽是高技术行业,对人行的人员要求较高,但是近年来行业人员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IT 企业为了招聘到所需的降低对人员素质以及技术的要求,从而导致踏入 IT 行业的门槛前全国各大城市均充斥着大量的 IT 培训机构,众多希望转行进入,只需在培训机构培训 3-6 个月时间即可踏入 IT 行业。总的来看员的大量需求和行业工作日趋简单化是导致 IT 从业门槛逐渐降低由于 IT 行业的入门条件较低,故从业人员背景较为复杂,人员素,为此 IT企业必须建立并实施有不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薪资水平较高年来,IT 行业的薪资水平是逐年提高,在人们的观念中 IT 行业就词,也正是较高水平的薪资才吸引了大量的人员投身进入 IT 行业数据表明,2016 年 IT 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为 122478 元,首次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长输天然气管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应对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年25期

2 李浩;;水泥粉磨工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J];化工管理;2017年30期

3 刘金龙;;浅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预防控制[J];才智;2012年05期

4 栾玉廷;张钧;;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J];河北化工;2007年09期

5 赵飞松;;大型原油码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年02期

6 任亮;;甲醛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J];化工管理;2016年32期

7 甄瑞卿;田军;贾世国;;印刷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范[J];现代职业安全;2016年07期

8 唐国民;张碧华;张健;;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10期

9 赵江平,崔晓红,周慈;水泥工业生产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与控制[J];安防科技;2004年05期

10 王建国;蒋莉;;城市爆破拆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伟;曹振刚;;铁矿采石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研究[A];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丰明;丁川;;电炉法制磷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才高;;露天石灰石矿山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事故防范对策[A];2010水泥矿山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瑛;王文学;王立龙;;强化主动安全意识 推动企业安全发展[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5 徐莉莉;;浅谈尾矿库安全管理因素及对策[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苏建中;;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夏云霞;;浅谈危害辨识及安全评价[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余本强;化全县;刘咏;汤建伟;;湿法磷酸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王军;;露天开采非煤矿山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任维焕;张刚刚;;安全评价方法在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苏志喜;乌山特色的安全金字招牌[N];中国黄金报;2017年

2 于银花 付保良;3.6万册安全培训教材下基层[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吴建敏 李钰超;班组安全务必“三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4 张瑞东 张开亮;铁腕抓安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5 记者黄姿娜;我市成广西唯一入选城市[N];柳州日报;2013年

6 集安;高危单位的安全妙招[N];中国航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宁;IT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2 赵yN;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胡国军;黄磷工业生产安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于晓晓;新型安全系统工程方法[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范武君;油田地面机懫系统安全风险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6 王龙冈;合成氨装置事故研究与对策[D];郑州大学;2009年

7 柴勇利;郑州大学北校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张海波;建(构)筑物拆除爆破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李方;埕海一区一号人工岛生产过程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刘学明;大型原油储罐定量评价及事故后果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7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2787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