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网络外部性、临界容量与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8:36
  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不是匀速的。在经历长达20年的相对缓慢增长后,2007—201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出现了短期跳跃式增长,大幅度拉高了普及率,此后又逐步减速。文章基于网络经济学关于网络外部性和临界容量的理论,对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的上述特征给出了理论解释,并使用经验数据检验了价格、收入等因素对互联网普及率突破临界容量的影响。文章还讨论了突破临界容量的区域机制,发现各省区在互联网普及率上存在"雁阵式"跳跃现象。中国互联网普及历程可作为网络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典型案例,不仅验证了该理论的适用性,也提出了理论未能解释的新问题。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互联网普及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互联网普及进程的理论解释
三、临界容量的经验分析
    1.突破临界容量的影响因素
        (1) 价格效应
        (2) 收入效应
    2.突破临界容量的区域机制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普及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敏,王琴梅,万博.  统计与决策. 2018(07)
[2]基于Holt-Winters滤波模型的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分析[J]. 李苍祺,鲁筠.  统计与决策. 2016(13)



本文编号:3141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141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