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8:14
  要素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劳动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略有回升,而早在80年代,世界各国也同样出现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状况,结合中国和世界各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相同变化趋势来看,从技术进步这一全球正在进行的共同因素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似乎更加有说服力。本文正是基于技术进步这一角度,关注是信息化这一具体的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着重分析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微观效应。从微观角度看,劳动者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进行工作,而工作可分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两种,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信息化对其影响也会不同,信息化可以替代工作中的常规任务,非常规任务无法替代,而在工作中进行常规任务的通常是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在工作中绝大部分的工作是非常规任务。因此信息化与低技能的劳动者会形成替代关系,与高技能劳动者形成互补关系,故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一正一负的影响,信息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这两者之间的力量。基于此分析,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信息化...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息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2016年信息化发展指数世界前十位国家与中国的比较②

劳动收入,份额,层面,数据


劳动收入占比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自学者们发现现实中劳动收入占比与“卡尔多事实”不相符,及劳动收入占比并非在长期内保持不变,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自九十年代起也呈现下降趋势,此后要素收入分配问题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具体的变化过程,学者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呈现“U”型(李稻葵,2009)。为探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分别采用三种数据来对其进行测算,分别是收入法核算的GDP数据、资金流量表(实物部分)的数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见图2-2、图2-3、图2-4。图2-3劳动收入份额(资金流量表)

劳动收入,份额,三次产业


考虑到产业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重要影响,根据统计年鉴投入产出表中有关产业的数据,测算三次产业从1997年至2017年,这二十年间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见图2-5。从图可知,劳动收入份额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大约为90%左右,这与将农业混合收入全部计为劳动报酬息息相关;其次是第三产业,其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都略高于第二产业。在2007年以前三次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都是呈下降趋势,07年以后略微回升。图2-6不同计算方式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来自企业调查的微观证据[J]. 余玲铮,魏下海,吴春秀.  中国人口科学. 2019(04)
[2]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J]. 郭凯明.  管理世界. 2019(07)
[3]技术创新的中等收入分配效应:原创还是引进再创新[J]. 吴鹏,常远,陈广汉.  财经研究. 2018(07)
[4]信息技术的分配效应——论“互联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 申广军,刘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01)
[5]工业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 冯谚晨.  经济经纬. 2018(02)
[6]制度环境、市场分割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 王宋涛,朱腾腾,燕波.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3)
[7]信息化与中国企业就业吸纳下降之谜[J]. 邵文波,盛丹.  经济研究. 2017(06)
[8]技术进步偏离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验研究[J]. 丁从明,邵敏敏,谢凤璘.  科研管理. 2016(09)
[9]融资约束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J]. 祝树金,赵玉龙.  统计研究. 2016(09)
[10]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技术偏向抑或市场扭曲[J]. 章上峰,陆雪琴.  经济学家. 2016(09)



本文编号:3221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221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