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21:4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继产品和技术竞争后技术标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经济主体更多的通过制定和拥有标准来获得竞争优势。信息通信产业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与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相关的产业发展,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对通信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通信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标准化能力都提出新的挑战。而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很少系统、全面的考察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对技术标准化的交互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吸收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变量,考察外部环境特征和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具体来说,研究包括三个问题:(1)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化?(2)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3)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技术标准化扮演者何种角色?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理论、动态能力等理...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论文框架和结构安排
        1.2.3 技术路线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标准化理论
        2.1.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2.2 技术标准化的相关研究
        2.2.1 技术标准化的内涵
        2.2.2 技术标准化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2.2.3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
        2.2.4 技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2.3 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2.3.1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和分类
        2.3.2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3 环境不确定性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
    2.4 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与分类
        2.4.2 吸收能力的测量维度
        2.4.3 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理论预设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择
        3.2.3 数据收集
        3.2.4 数据处理
    3.3 大唐电信集团TD-SCDMA标准化案例
        3.3.1 大唐电信集团简介
        3.3.2 TD-SCDMA标准的演化进程
        3.3.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3.3.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3.4 中国移动集团TD-LTE标准
        3.4.1 中国移动集团简介
        3.4.2 TD-LTE标准的演化进程
        3.4.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3.4.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3.5 案例间对比分析
        3.5.1 研究构念的提炼
        3.5.2 理论预设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理论模型
    4.2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1 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2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3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4 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3 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3.1 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3.2 现实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4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1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2 现实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5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作用
    4.6 研究假设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变量测量
        5.1.1 环境不确定性
        5.1.2 吸收能力
        5.1.3 技术标准化
        5.1.4 企业绩效
        5.1.5 控制变量
    5.2 问卷设计与修正过程
        5.2.1 问卷内容
        5.2.2 定性测试
        5.2.3 预测试
    5.3 正式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处理
        5.3.1 问卷发放方式
        5.3.2 问卷回收统计
        5.3.3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分析
        6.1.1 样本特征描述
        6.1.2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3 信度分析
        6.1.4 效度分析
    6.2 假设检验
        6.2.1 Pearson相关分析
        6.2.2 主效应的检验
        6.2.3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6.2.4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6.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重组、协作研发深度对企业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研究[J]. 陈立勇,张洁琼,曾德明,徐露允.  管理学报. 2019(04)
[2]技术标准化研究40年回顾:理论基础与热点演进的知识图谱[J]. 姜红,孙舒榆,刘文韬.  技术经济. 2018(12)
[3]技术标准、贸易壁垒与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J]. 王婉如.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9)
[4]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生命周期视角[J]. 姜红,吴玉浩,高思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3)
[5]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标准化能力演化过程研究[J]. 姜红,吴玉浩,高思芃.  情报杂志. 2018(07)
[6]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J]. 李庆满,戴万亮,王乐.  科技和产业. 2018(01)
[7]集群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J]. 毕宁宁.  商业经济. 2017(03)
[8]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标准化能力研究[J]. 王道平,韦小彦,邹思明,方放.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2)
[9]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基于技术标准化过程研究[J]. 张运生,倪珊.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4)
[10]产业集群环境下市场导向对技术标准扩散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戴万亮,李庆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3)

博士论文
[1]网络嵌入性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邹思明.湖南大学 2015
[2]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D]. 孙婧.吉林大学 2013
[3]标准化技术的许可治理与研发策略研究[D]. 张翀.中南大学 2012
[4]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D]. 胡武婕.北京邮电大学 2010
[5]环境不确定性对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D]. 李雪松.重庆大学 2009
[6]ICT产业技术标准动态博弈及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研究[D]. 闫涛.北京交通大学 2008
[7]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策略研究[D]. 李保红.北京邮电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D]. 韩文亮.长安大学 2018
[2]TD-SCDMA技术标准联盟对成员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彭汝滨.湖南大学 2017
[3]技术标准化的政府作用机理与政策研究[D]. 刘雪松.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
[4]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D]. 李逢源.天津财经大学 2015
[5]基于知识能力的企业技术标准化研究[D]. 陈静.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企业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D]. 杨畅.东华大学 2014
[7]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研究[D]. 潘海波.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23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