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发展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4 19:5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不断裂变并细化的趋势明显,价值链主体不断分割原本由网络运营商垄断的价值链,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行业的新进入者也不断涌现。作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手机应用软件商店市场从2008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用户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系统平台提供商还是现有的互联网厂商都在搭建或运营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他们都把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作为其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战略。2009年8月中国移动立足于产业链的整合,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运营商自己开发、运营的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为了探究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的发展战略,需要从市场宏观环境产生的影响入手到中观的产业竞争环境分析,再到微观的企业竞争对手分析,层层深入,最后得到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的合适定位和战略发展建议。在研究方法方面,本论文首先尝试运用PEST理论框架对新兴的手机应用商店做宏观情况分析,然后采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模型,从竞争强度、市场壁垒、供求关系、替代品的威胁等方面分析中国移动Mobile...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发展战略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

企业价值链


供 供应方方行行业中现有竞争者者之 之间的竞争 争购 购买方方替 替代品品图2一1波特五力模型2.3.4产业价值链分析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它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 (Michael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 (eompetitive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1〕也可称作一个企业的价值链或内部价值链。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

链图,移动互联网,行业收入,中国市场


鼓鼓维豪派易砚营鱼三爪务de公钱)粼、仑介钊哭犯c。年 年。。导麦墓攀于二引公、、梦八叹子川杏飞粤污.加绷.价 价图3一 12004一2010年中国市场移动互联网行业收入规模面对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爆发,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图清晰可见,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最吸金”的行业之一,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移动互联网这一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类型移动应用商店比较研究[J]. 周晓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9)
[2]运营商在未来产业链中的演变路径[J]. 杨学成,宋钰.  通信企业管理. 2010(07)
[3]3G时代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竞争与商机分析[J]. 张宁.  通信企业管理. 2010(07)
[4]手机应用程序商店发展探析[J]. 王永,杨丽,何涵韬.  数字通信. 2010(03)
[5]如何实现“移动—互联网一体化”经营[J]. 杜娟.  互联网天地. 2010(05)
[6]国内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策略[J]. 王强,李耀华,陈璐琳,苏艳华.  现代电信科技. 2010(05)
[7]运营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支撑体系建构之探索[J]. 陈志刚,王茜.  移动通信. 2010(06)
[8]透过App Store看MM取舍之道[J]. 陈玲.  通信世界. 2010(06)
[9]海外移动互联网演进路线趋同[J]. 柴雪芳.  通信世界. 2010(05)
[10]手机应用商店模式发展趋势分析[J]. 方亮,彭清.  移动通信. 2010(01)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学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 王艳.北京邮电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5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265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