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机理与效应——基于二元边际的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21-08-02 00:1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仍是基本格局,质量变革虽然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经济效应,但仍明显存在二元边际且非均衡演化。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仍主要聚焦于数量效应(扩展边际),对于集约效应(集约边际)如全球价值链位置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供应链协同创新效应等不明显。质量变革需在强化扩展边际基础上重点聚焦于集约边际。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是一个复杂作用过程,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策重心应聚焦于有利于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协同,综合利用财税、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补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和技术链短板,突破制造业对低成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突破发达国家制造业锁定与挤压,积极构筑面向数字经济变革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流通经济. 2020,34(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机理与效应——基于二元边际的理论与实证


2000—2018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化

质量图,制造业,质量,发达国家


(一)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机理施蒂格勒将制造业发展解析为由劳动制造→资本制造→知识制造→智能化制造的演化发展结构。根据施蒂格勒的观点,制造业质量变革内生于制造业发展演化,但在不同的演化阶段,质量变革赋能、驱动和迭代效应不同,如图3所示。

质量图,边际效应,制造业,质量


目前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仍主要聚焦于数量效应(扩展边际),即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参与效应和质量阶梯效应,这两方面效应相对比较明显,对于集约效应(集约边际)如全球价值链位置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等不明显(如图4所示)。2000—2014年期间,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数量效应呈现上升特征,2015年以来随着数字经济深化发展,数量效应虽下降,但集约效应并未同步上升。这一特征性趋势与我国数字经济格局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性。形成这种特征性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以低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低端制造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性,部分意义上锁定或阻断了数字经济赋能质量创新的有效嵌入性机制。2. 部门效应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制造业质量竞争:基本格局、驱动因素与发展对策[J]. 霍忻.  国际贸易. 2020(04)
[2]国内价值链长度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破局[J]. 吕越,包雅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3]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的回顾和展望[J]. 倪红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4]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J]. 余东华,田双.  改革. 2019(03)
[5]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应对[J]. 国研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的选择"课题组,李伟,隆国强,张琉,赵晋平,马名杰,戴建军,熊鸿儒.  中国经济报告. 2019(01)
[6]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J]. 李廉水,石喜爱,刘军.  中国软科学. 2019(01)
[7]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深度及演变趋势——基于增加值和最终产品视角[J]. 杜运苏,蒋祖龙.  国际商务研究. 2019(01)
[8]“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模式研究[J]. 李明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新技术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政策路径[J]. 王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1)
[10]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以装备制造业为例[J]. 陈瑾,何宁.  企业经济. 2018(10)



本文编号:3316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316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