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其商业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21:38
  2005年4月15日,我国首家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成立。视频分享网站从诞生至今的九年时间里,行业发展逐渐规范,在经营成本的巨大压力下经过多次洗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寡头趋势。经过九年时间的迅速发展,视频分享网站聚集了大量的用户,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网民达到4.28亿。但是,目前行业盈利模式过于依赖广告收入,盈利渠道过于单一。在带宽和内容成本的双重重压之下,各个网站经营举步维艰,并不能并不能实现真正盈利。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视频网站的相关概念,从用户规模、市场状况、竞争格局等方面对视频分享网站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从定位、核心资源、业务系统、成本构成、盈利模式等方面介绍了视频分享网站的商业模式,并结合博弈论的经典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接着对视频分享网站的发展困境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提出了三种新型商业模式:互联网电视、多屏终端营销、视频购物。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其商业模式研究


009.12-2010.12网络视频用户数及使用率

中国网,普及率,互联网


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覆盖率较2012年底提高了3.7个百分点,达到45.8%。全年累计新增用户5358万,网民规模达6.18亿。图2-3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中心,2013年2013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2012年我国政府在推进互联网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基础信息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尤其是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进一步带动了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其次,互联网行业向传统生活的渗透,推动互联网应用发展,如支付、打车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应用软件,吸引更多用户使用互联网;再次,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移动应用的丰富化加速手机用户的增长速度,从而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最后,在线网络应用的互动性和即时沟通的时效性

中国网,使用率,网络应用,手机


图2-4 2012.12 -2013.12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来源:《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中心,2013年3.3 手机网民应用状况截至2013年12月,手机设备用户较2012年底增长8009万人,总数达5亿,用户中手机上网的群体比例从2012年底的74.5%提升到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长。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各应用领域网民规模均保持一定增长,移动渐显示出独特风格,发展趋势逐渐明朗。聊天交流类应用和信息获取类应用依然机端的主流应用,发展领先,在所有应用中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第一,尤其手索和手机聊天工具网民规模增长最多,但用户主要集中手机即时通信上,社交网博、论坛等应用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电子商务类应用和网络娱乐类应用渗透率较低,游戏娱乐类应用快速发展,手机游戏、手机网游及手机视频等应用的用户大量增加,增长势头较好;尤其手机在线交易和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涨幅较大成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视频发展的困局与破解[J]. 刘韧.  编辑之友. 2013(07)
[2]网络自制剧的崛起、发展与跨媒介传播[J]. 庄若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06)
[3]艾瑞咨询:2012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六大盘点[J].   电视技术. 2013(02)
[4]网络视频行业的问题与对策[J]. 张孝虎.  传媒. 2012(10)
[5]“双限令”,视频网业“第二春”?[J]. 吴勇毅.  上海企业. 2012(01)
[6]新媒体时代视频网站的品牌建构与营销策略[J]. 梅轶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视频网站的成本与赢利模式探讨[J]. 王乐鹏,李春丽,王颖.  中国市场. 2010(45)
[8]浅谈视频分享网站的广告盈利模式创新[J]. 刘熠.  新闻知识. 2009(02)
[9]视频网站面临的版权侵权困境与经营出路[J]. 黄武双.  中国版权. 2008 (03)

硕士论文
[1]基于“收入—成本”分析的视频分享网站盈利模式研究[D]. 胡国英.天津大学 2012
[2]国内视频分享网站的内容营销研究[D]. 李静.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从优酷网看视频分享网站的品牌形象建设[D]. 裴青苗.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视频分享网站的发展与管理对策初探[D]. 高蕾.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4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334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