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城市数据价值之源

发布时间:2021-09-03 19:35
  近年来,随着各类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实现了对城市各类数据前所未有的高频监测。多源数据的采集、汇聚、共享、管理、融合、分析、应用和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资源能耗,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因此成为城市管理者和民众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文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相关应用为例,系统介绍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详细阐述了其中涉及的城市数据体系以及数据汇聚、整理和治理融合方法,提出基于城市数据体系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城市脉动分析模型,总结展望了智慧城市实践过程中数据共享、分析及应用服务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34(10)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城市数据价值之源


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框架示意图

生态城,公共平台,天津,数据管理


体现空间位置或实体的描述信息,以及非结构化视频或图像中和空间位置相关的场景信息等,因此需要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如全要素地理编码[18]、视频场景语义分割)进行时空上的粗粒度挂接,实现语义层次的集成。(3)数据治理融合。数据的业务逻辑和应用逻辑不完全一致,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对象。比如,汇聚区A部门的城市管理数据和B部门的规划数据,若用于给C部门的政府管理人员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就必须从应用逻辑出发倒推业务数据需求,精确到某个时空尺度下的字段属性。因此,要理解数据内容本身,图4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平台数据管理三类库(截至2019年8月7日)图3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数据中心多维数据结构

生态城,多维数据结构,数据中心,天津


恢孟喙?的场景信息等,因此需要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如全要素地理编码[18]、视频场景语义分割)进行时空上的粗粒度挂接,实现语义层次的集成。(3)数据治理融合。数据的业务逻辑和应用逻辑不完全一致,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对象。比如,汇聚区A部门的城市管理数据和B部门的规划数据,若用于给C部门的政府管理人员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就必须从应用逻辑出发倒推业务数据需求,精确到某个时空尺度下的字段属性。因此,要理解数据内容本身,图4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共平台数据管理三类库(截至2019年8月7日)图3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数据中心多维数据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生态城信息平台建设实践与研究[J]. 王大成,崔绍龙,姚晓婧,池天河.  地理信息世界. 2017(04)
[2]智慧城市天空地一体化协同观测与脉动分析[J]. 池天河.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23)
[3]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脉动分析研究[J]. 彭玲,李祥,徐逸之,陈文建,胡媛,李高盛,尤承增.  地理信息世界. 2016(03)
[4]基于小波分解和ARMA模型的空气污染预报研究[J]. 李祥,彭玲,邵静,崔绍龙,田海峰.  环境工程. 2016(08)



本文编号:3381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381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