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6 19:24

  本文关键词: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5年

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路径研究

赵惠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组织为了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采用团队作为核心工作方式。团队作为组织的基本单元,团队创造力无疑是影响组织创新和绩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团队创造力水平已经成为理论界和管理实践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团队创造力受到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知识的作用尤为重要,知识被认为是帮助组织开发和维持竞争优势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关键的资产,也是团队解决综合性问题、完成复杂任务的主要依据。因此,研究团队通过何种方式与途径实现分工协作以提升创造与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交互记忆系统,作为知识处理平台,是通过对各领域的分类知识进行编码、存储和检索而实现的一种专门的分工合作系统,该系统通过团队成员更有效的获得、学习、使用专长来提升整个合作过程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团队创造力水平。为了探究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路径,本文从团队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学习、知识分享与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首先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及其三个维度(专长、可信、协调)对团队创造力的主效应,其次分别探讨团队学习和知识分享在交互记忆系统及其三个维度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最后加入支持创新的团队领导行为作为调节变量,力求更深入的分析团队学习和知识分享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内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42个工作团队,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交互记忆系统及其三个维度(专长、可信、协调)对团队创造力的主效应显著;2.团队学习在交互记忆系统及其三个维度(专长、可信、协调)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3.知识分享在交互记忆系统及其三个维度(专长、可信、协调)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4.支持创新的团队领导行为在团队学习和知识分享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小君;李明斐;张菁;;社会文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年02期

2 陈晓刚;李雪;崔颖安;;交互记忆系统对知识分享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开源软件团队的检验[J];科研管理;2014年06期

3 廖冰;白永利;;员工工作友情、知识分享意愿与科研团队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14年10期

4 莫申江;谢小云;;团队学习、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绩效:基于IMOI范式的纵向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9年07期

5 曲刚;李伯森;;团队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鹏飞;葛玉辉;徐敏;;TMT交互记忆系统、自反性与战略一致性[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6期

2 张爽;沙飞;张志华;;事务型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物联网研发团队为例[J];商业研究;2014年03期

3 欧阳帅;黄培伦;;组织文化与团队学习方式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4 王端旭;武朝艳;;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其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1期

5 白明垠;张龙;陈小玲;;变革型领导、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模型及影响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1期

6 王端旭;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J];科研管理;2013年06期

7 陈恒;高鹏斌;于渤;吴伟伟;;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及其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薛会娟;;授权型领导如何促进团队创造力?——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4期

9 于伟;李秀荣;;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J];理论学刊;2013年11期

10 李柏洲;徐广玉;苏屹;;团队知识转移风险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知识网络的中介作用和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莫申江;并购变革背景下的伦理型领导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洪雁;中国组织情境下领导越轨行为的分类框架及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付永刚;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向阳;开放式创新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知识治理机制及其效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艳巧;社会资本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团队绩效的影响[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白明垠;变革型领导、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模型与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韩伟威;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能力支撑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高鹏斌;团队即兴及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袁腾;社会资本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协同成长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琦;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李丽莉;基于管理实验的中挪远程工作团队学习效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京;交互记忆系统对高管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倩;团队集体认同与团队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6 黄媛;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绩效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智;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协作中的博弈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忠党;认知与软件外包项目团队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燕夷;非正式网络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李艳言;领导—成员交换对团队学习的影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3 叶文;褚建勋;汤书昆;;学习型组织中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4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5 郭迅华;张楠;黄彦;;开源软件的采纳与应用:政府组织环境中的案例实证[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11期

6 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任务、成员异质性、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7 刘慧敏;王刊良;田军;;虚拟科研团队中的信任、冲突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6期

8 原长弘;姚缘谊;;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对成员知识创造影响的跨层次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7期

9 王凤彬;江鸿;吴隆增;;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张钢;熊立;;成员异质性与团队绩效: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燕;团队学习中习惯性防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伊;走近“超级团队”[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4期

2 高均希;你的团队生病了?[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4期

3 田友龙;;拯救变形团队[J];中国商贸;2006年11期

4 马金萍;;浅谈团队角色问题[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程夏;;一个团队代表一种文化[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10期

6 王涛;;团队工作流程解析[J];企业研究;2006年11期

7 甄影;;加强团队“非正式领袖”管理[J];空运商务;2007年14期

8 唐斌;;问诊团队不合作[J];人力资源;2007年17期

9 刘电芝;疏德明;;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10 韦慧民;;基于系统观视角的团队边界工作研究评介[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里;;序八(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2 蒋莹;杨忠;;实践共同体、角色绩效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春英;李铁冬;;培养团队质量与服务理念的实践经验[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疏德明;刘电芝;;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邢春凤;;手术室的Team work[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炜;袁逸;孟钰瑶;;培养团队对客户的归属感、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和能力[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7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郭周克;郭志武;许凯;李志明;李庆寿;张和平;李清梅;郭锐;;打造“九力”团队的理论与实践[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9 万玉子;孙彩虹;;团队自组织演化与博弈模型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董保民;;团队道德风险的再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1期(总第9期)[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文华;[N];中国保险报;2010年

2 通讯员 张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3 周丽阳;[N];中国人事报;2005年

4 陈龙海(本文作者:浙江磐安花台山宾馆总经理);[N];华东旅游报;2001年

5 市委党校 刘秀英;[N];益阳日报;2008年

6 马继圣;[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高进良;[N];衡水日报;2011年

8 杞人;[N];科技日报;2011年

9 安徽省舒城县七星学校 汪密;[N];中国教师报;2011年

10 叶西;[N];中国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霞;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2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张涛;团队冲突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吴铁钧;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型建构与团队效能[D];苏州大学;2011年

5 陈振娇;探索团队冲突与团队产出之间中介机制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谢心灵;团队协同的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常涛;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苏姗姗;企业研发团队成员满意度评价与提升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祎;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文兴;团队反思的形成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琳;团队多样性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倩;基于团队互动过程的团队凝聚力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常艳;高校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尹杰;团队建言氛围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肖君宜;团队建言氛围的形成机制和效能—团队积极行为视角[D];苏州大学;2015年

6 赵惠;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晓田;真诚型领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秦岭;科研团队的激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文映春;人际关系对团队效能及个人效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柏林;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团队效能与创造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中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16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