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宁波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9 11:50

  本文关键词:组织内部信任的内涵、特点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宁波大学》 2008年

公司契约论的价值及其实现

王鑫  

【摘要】: 自从科斯(R. H. Coase)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发表,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启发了后世的经济学家,也给法学学者的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公司法学者沿着科斯的思考路径,对公司法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创立了公司契约理论。公司契约理论对公司契约这种特殊契约的性质进行研究,认为公司契约是长期契约、关系契约和多数人契约。由于这些特殊属性,因而公司契约是一种开放的、不完备的契约,公司法是对公司契约的“缝隙”进行弥补。公司契约理论包含三个理论:“公司是一套合同规则”、“公司法是示范合同文本”和“公司法具有任意法性”。公司契约理论最大的价值便是为公司自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它的理论重心就在于公司制度的供给与形成来自于当事方的自治。自由是企业的天性,公司自治也是公司存在的本质要求。公司契约理论在公司法的实现表现在公司法只能是权利保障法和裁判法,其功能即在导正公司自治,防止公司自治可能出现的异化。即使公司法规范中存在的强制性规范也并非是对公司契约、公司自治的否认,而是对公司契约的确认和保证。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的新公司法引入了契约精神,还原了公司自由的本质属性,确立了公司自治的基本理念。在公司的进入退出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交易行为中均体现了公司契约自由的精神。但是新公司法没有区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这两种公司形态在公司契约理论的实现上有显著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人合性和封闭性,对于契约精神能够彻底的贯彻,在此方面比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应当将二者分开单独立法,以便突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势,更好为市场经济服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1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公司契约理论概述10-19
  • 1.1 公司契约的基本属性10-13
  • 1.1.1 公司契约是长期契约10-11
  • 1.1.2 公司契约是关系契约11-12
  • 1.1.3 公司契约是多数人契约12-13
  • 1.2 公司法中的公司契约理论13-19
  • 1.2.1 公司是一套合同规则13-15
  • 1.2.2 公司法是示范合同文本15-17
  • 1.2.3 公司法的任意法性质17-19
  • 2 公司契约理论的价值——公司自治19-27
  • 2.1 公司自治是公司存在的本质要求19-21
  • 2.2 公司自治的载体——公司章程21-25
  • 2.2.1 公司章程契约性的体现21-23
  • 2.2.2 公司章程是实现公司自治的途径23-25
  • 2.3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25-27
  • 3 公司契约理论价值的实现27-50
  • 3.1 公司法的性质及规范结构27-33
  • 3.1.1 公司法的非公法性27-29
  • 3.1.2 公司法的功能——导正自治29-30
  • 3.1.3 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并非是对公司契约的否认30-32
  • 3.1.4 公司法规范结构分析——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规范结构的不同32-33
  • 3.2 公司契约理论与公司法的融合33-50
  • 3.2.1 契约精神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体现33-40
  • 3.2.2 新公司法的不足及公司法体例的重构40-50
  • 4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6
  • 在学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晁流;关系合同与市场违约行为——兼对关系合同的再思考[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2 薄燕娜,范小华;由挂靠问题谈信用可以出资之命题[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3 宋从文;;公司章程的合同解读[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4 甘培忠;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学思考——从诉讼视角考察[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5 杨忠孝;契约法视野下的公司[J];法学;2003年07期

    6 范黎红;;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裁判解散的困惑及法理思考[J];法学;2007年04期

    7 蔡翔;李燎原;;组织内部信任的内涵、特点与功能[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8 汪巧稚;契约正义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普丽芬;从公司法规则的分类界定公司章程的边界[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春普,张剑锋;对政府规制与公司自治协调统一的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勇;论公司章程的内容[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吕斌;;执行难的法律思考及解决建议——建立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设立拖欠巨额债务不还罪是解决执行难的有效方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丁英华;;职务犯罪与治理的博奕均衡问题[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正来;;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王文杰;台湾公司法律制度的变迁与发展[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3 张雷,贺连博;浅析不动产抵押登记与抵押权设定的关系[J];当代法学;2001年09期

    4 张民安;论公司法上的越权行为原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陈瑞华;徘徊于问题与主义之间[J];读书;2004年01期

    6 冯果;也谈人力资本与劳务出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刘俊海;论政府与人民的法律角色定位[J];法学评论;1996年01期

    8 雷兴虎,冯果;论股东的股权与公司的法人财产权[J];法学评论;1997年02期

    9 雷兴虎;现代西方国家公司法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公司法的选择[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10 苗连营;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漪;公司章程的法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亓蕾;论公司章程自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东;法律契约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3期

    2 方红庆;;契约论、国家与未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高懿德;;论罗尔斯契约论复兴的虚假性——兼与何怀宏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4 尤春媛;;法治政府的契约理论逻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萍;;古典自然法的历史演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康菁洋;李红丽;;论英国宪法的形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7 汪建达 ,吴新民;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杜敏;李泉;;从本质到方法——契约论中的理性主义与批判建构[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庹永;;从社会契约论视角看孟子政治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叶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本质的契约论[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帅庆;;以平等形式掩盖不平等实质:卖淫契约[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吴杰华;;对马克思主义法本质的再认识——兼论和谐社会构建的法理基础[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张爱秀;;契约论视角下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融;;约因制度在英美契约法中的衰落[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6 马连福;张春庆;高楠;;知情权视域下的投资者保护——基于中国公司自主性的经济型治理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斯蒂芬诺·佩去契尼;刘芳;;再思批判理论:规范性、权力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10 郭丰秋;;英国内战期间关于“君主双重身体”的讨论[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云;[N];法制日报;2004年

    2 余日昌;[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陈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谭平;[N];学习时报;2005年

    5 张恒山;[N];学习时报;2006年

    6 王冰;[N];湖北日报;2006年

    7 郝菲菲;[N];发展导报;2005年

    8 深圳 小舟;[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浙江大学 高靖生;[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N];经济观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2 任俊;制度辩护:问题和进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韩晓捷;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丁启明;人权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6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7 张美中;税收契约理论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6年

    8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9 宋志军;刑事证据契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伟涛;权利的优先性[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西方契约论方法初探[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杨健潇;契约论方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侯超;伽桑狄三重契约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王海燕;税收契约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沙晶晶;纳维森自由至上主义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谭志敏;试论“三权分立”学说的人性论基础[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晶;《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松;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西方契约论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路利娜;契约方法论及其中国意义[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10 任俊;契约论辩护道德原则的两种路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组织内部信任的内涵、特点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45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