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发布时间:2016-12-02 09:24

  本文关键词: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10691字 投稿:戴嗋嗌

全文10页 共10691字

 

 

不确定性、动荡性及模糊性已成为商业环境的主要特征。这使得不断创新、有效变革、及时响应成为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1],然而,组织创新与变革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组织预先制定的计划或周密的安排[2],而且取决于组织面对突发的情境变化能够做出实时地响应。以秩序和…

花椰菜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其他维生素及矿物质(钙含量较高),且含有一般蔬菜所没有的维生素K。花椰菜肉质细嫩,味甘鲜美,食用后很容易消化吸收。作为大众蔬菜,其鲜食、出口、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市场上花椰菜品种不断的增加,农户对…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有名的蔬菜瓜果产销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大棚西瓜、大棚韭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栽培的面积不断增长,近年来大棚韭菜套作西瓜、夏白菜模式有所发展,实践证明其经济效益较高,产销…

 

作者:曹光明陈启杰武文珍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年11期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组织面临着众多无法预期的机会与威胁,为了及时应对威胁、成功把握机会,组织往往须要在非计划的情况下即兴运作。尽管组织即兴在实践运作中已经普遍存在,但是理论界对组织即兴的研究尚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组织即兴概念。由于学者们倾向于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组织即兴问题,因而常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给出不同的组织即兴定义(陶厚永等,2009)。目前尚无具体的研究对现存组织即兴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组织即兴概念不同界定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组织即兴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研究视角有哪些,不同的研究视角在组织即兴理论演进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未得到清晰解答。鉴于此,本文将在梳理组织即兴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对以上未解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组织即兴概念界定及演化

 

  尽管当前学术界对组织即兴概念的界定还较为零散,但通过梳理十几年来不同学者的界定可以发现,学者们对组织即兴概念的认识在整体上遵循从现象描述到本质抽象,从强调某一侧面到整合概括的认知过程。按照关注点和认知层次差异,可以将学者们对组织即兴概念的界定分为强调时间聚合性、强调创新性、强调自发性和双要素整合四种(参见表1)。

 

  1.强调时间聚合性。在传统环境下,组织的计划与执行往往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但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加剧,要求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即时反应。因此,组织不得不缩短计划与执行之间的时间间隔,甚至将计划与执行置于同一时点。Weick(1993)将这种现象称为组织即兴,并认为组织即兴是“创作与执行紧密相连、创作者与诠释者紧密相连、设计与生产紧密相连”的组织行为过程。Moorman和Miner(1998a)继承了Weick(1993)的组织即兴定义,并在其基础上将组织即兴进一步概括为“创作与执行在时间上的聚合”。

 

  Weick(1993)以及Moorman和Miner(1998a)对组织即兴的定义有助于我们从直观上认识组织即兴现象,即在经营活动中,计划与执行的时间间隔越短,则经营活动的即兴程度就越高。但是时间聚合视角的组织即兴界定过于强调对现象的直观描述,而缺乏对组织即兴深层属性的挖掘。Miner等(2001)批评性地指出,由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原先需要三个星期才能完成的计划和执行工作,现在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能完成。但是这里的计划和执行过程是各自独立完成的,也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因此,从时间维度来看,虽然这种现象满足了计划和执行在时间上高度聚合的要求,但并不能将其称为组织即兴。

 

  2.强调创新性。技术的突飞猛进弱化了基于“时间聚合”界定组织即兴概念的可能性,于是一些学者尝试基于组织即兴对过去先计划再执行的组织运作模式的本质突破来寻找概念界定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即兴的出现是对组织既定计划的质疑、偏离甚至背叛,因而部分学者敏锐地发现“创新性”是组织即兴的核心要素。Berliner(1994)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对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研究后认为,组织即兴是根据未曾预料到的想法对先前的创作和设计进行的改编,而且是在特殊的执行条件下进行的改编,因此会给新产品带来独有的特点。Berliner(1994)强调创新性的逻辑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与发展。Weick(1998)在坚持时间聚合视角的基础上,也强调了组织即兴的行为新颖性与原创性,并认为组织即兴是一种即时策略,即思考与行动同时进行的循环式意义创造,它要求组织实施实时的适应性行为,而且这些行为是具有新颖性和原创性的,有别于传统的或者习惯性的行为。Miner等(2001)认为强调“时间聚合”并不能反映组织即兴的本质,因而将组织即兴重新界定为刻意对计划与执行进行融合,以期产生创新效果。Crossan等(2005)基于个人和团队层面的研究认为,即兴是个人或团队在须要执行任务但又缺少时间来了解环境和制定计划时所进行的一种即时的创造性行动过程。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以上学者对组织即兴的界定均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创新性”特征,但侧重点却不尽相同。从他们的定义来看,Weick(1998)和Crossan(2005)的定义更侧重于行为过程,而Miner(2001)的定义则较侧重于效果,Berliner(1994)则将行为和效果均纳入定义之中,其定义相对而言更为完善。

 

  3.强调自发性。尽管在对组织即兴概念的界定中强调“创新性”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强调创新性特点容易造成组织即兴与“组织创新”、“组织变革”等概念的混淆。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利用组织即兴直觉性的“自发式”行为方式特征来对组织即兴加以界定。Crossan和Sorrenti(1997)就强调了“自发式”特征,认为组织即兴是指直觉性地用一种自发的方式来引导行动。Hatch(1997、1998和1999)以类似的观点将组织即兴定义为以自发反应的方式让直觉引导行动,但所谓的自发反应是在历史氛围约束下产生的。不过这里的“直觉引导”不应理解为无意识,而应理解为“临场发挥”或者“随机应变”。

 

  4.双要素整合。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即兴的“创新性”和“自发性”特征得到学者的较多认同,因而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倾向于将组织即兴的“创新性”与“自发性”两个特征要素结合起来对组织即兴加以界定。Vera和Crossan(2005)认为,组织即兴是用具有自发性与创造性的新方法实现客观目标。在此基础上,台湾学者陈迟元(2006)进行了更明确的阐释,认为组织即兴是组织通过自发性与创造性程序,试图以“新的方式”来达到原来目的的过程。相对于“新的方式”而言,必然有一个“旧的方式”作为比较标杆,这个“旧的方式”通常是指原来的计划或旧的惯例。Leybourne和Smith(2006)指出,组织即兴是在时间压力下,直觉、创造力与利用现有资源的混合。Magni等(2009)也认为组织即兴是用创新的、自发的方式管理未预料到的事件。该定义不但强调了组织即兴的“创新性”与“自发性”特征,而且指出了行为对象的非预期性特点。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组织即兴的概念界定尚不统一,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层次的提升,学者们的分歧正逐渐变小,这为深入研究组织即兴奠定了基础。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10691字 投稿:戴嗋嗌 www.we

 

  三、组织即兴的研究视角梳理

 

  除了厘清组织即兴的概念界定之外,对组织即兴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也是把握组织即兴研究现状的关键。在研究组织即兴的过程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基于某个视角来具体探讨组织即兴现象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分类标准,通过梳理组织即兴相关研究文献,将现有的组织即兴研究划分为四个视角,其中每个视角都有其特定的关注点和研究结论。

 

  (一)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

 

  组织即兴最初的研究起源于爵士乐隐喻,因而早期的组织即兴研究主要基于爵士乐隐喻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试图从爵士乐即兴创作与演奏中总结即兴概念的特征,区分即兴的程度与形式,探讨即兴的运作机理,以发现爵士乐表演中的即兴运作对组织实践的隐喻。1998年《组织科学》(organization science)杂志出版了一期探讨组织即兴问题的专刊,这也是对爵士乐隐喻视角组织即兴研究的肯定与总结。

 

  Weick(1998)描述了在秩序和控制被打破的情况下爵士乐队的即兴演奏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即兴的自发性、直觉性和创新性特征,提出了由低到高四种程度的即兴,并描述了其具体形式。Weick(1998)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爵士乐即兴创作与演奏来加深人们对组织即兴的认识。在探讨爵士乐隐喻对组织实践的启示时,Weick强调有效的组织即兴离不开已有经验与组织规则。Hatch(1998)发掘了爵士乐队的组织特征对21世纪组织特征的隐喻意义,指出21世纪组织将呈现柔性、适应性和反应灵敏性,并且组织边界将比较松散,结构层级也趋向最少化。Lewin(1998)将爵士乐表演与组织理论结合起来,强调尽管爵士乐即兴创作与演奏主要体现的是个体或团队的柔性,但同样具有组织属性。组织即兴有助于提高组织对新知识、结构柔性、市场柔性、运营柔性和内部创业文化的吸收能力,同时组织即兴也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arrett(1998)分析了爵士乐即兴创作中创造性与即兴的关系,从中隐喻出有利于学习与创新的组织设计,具体包括包容错误、有意地破坏习惯性行为模式、通过沟通进行协同等。当然,爵士乐即兴创作并非总是成功的,组织即兴也是如此。针对这一议题,Mirvis(1998)提出通过“排练的自发性”(rehearsed spontaneity)、“焦虑的自信”(anxious confidence)、“集体个性”(collective individuality)和“有计划的偶然机会”(planned serendipity)来提高组织即兴的成功率。对于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研究,Hatch和Weick(1998)也提出了具有警示意义的批评,比如要防止那些与组织缺乏相关性的隐喻。

 

  基于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组织即兴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因为此前的组织理论总是将即兴看作一种不希望的结果,认为它体现了组织功能的失调,甚至组织设计的失败(MacKenzie,1986)。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研究基于客观存在的个体或团队(爵士乐队)发掘即兴运作获得成功的事实,并通过将即兴的属性特征、运作过程抽象化与概念化,来用其对组织运作进行隐喻。可以说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为正确认识组织即兴,以及推动组织即兴学术研究和运作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视角的研究往往过度强调爵士乐即兴创作或演奏对组织即兴的隐喻意义,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系统复杂性引致的隐喻适用性问题。Kamoche等(2003)指出,基于单一爵士乐隐喻构建相关组织理论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基于爵士乐隐喻而初步构建的组织即兴理论能否实质性地指导组织相关实践还有赖于在组织环境下对该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组织学习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

 

  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目的在于阐释组织即兴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但是并没有解释在组织环境下即兴运作形成与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组织学习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尝试借助得到广泛认同的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来弥补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研究在该方面的不足。

 

  Moorman和Miner(1998b)是较早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来阐述组织即兴与组织记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者。他们将组织记忆分为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和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两种,其中前者是关于如何完成任务的记忆,是与行动相关的知识,而后者是与事实相关的记忆。他们认为,程序性记忆能够提高组织即兴的有效性和速度,但是会降低新颖性;而陈述性记忆能够提高组织即兴的有效性和新颖性,但会降低速度,因此组织在即兴运作过程中,应该将两种类型的记忆结合起来,以提高即兴运作的价值(参见图1)。Morten(2009)也认为即兴可以引致组织学习,组织即兴充当的是组织学习的输入变量,组织学习通常嵌入在组织即兴的过程之中,比如组织即兴既是组织试误学习的重要输入变量,也是试误学习的第一步。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10691字 投稿:戴嗋嗌 www.we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16]。

 

  图1 组织即兴与组织记忆关系图

 

  有些学者在组织即兴引致组织学习观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组织即兴本身就是一种学习。Miner等(2001)通过现场研究(field study)法考察了组织即兴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嵌入式观察发现组织即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组织学习,具有实时性和短期性特征。同时,他们的观察也揭示了组织即兴与长期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即兴影响组织学习的过程,并且尤其可能在长期的试误学习中起作用。Brown和Duguid(2001)也认为组织即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组织学习,从组织学习的层次性来看,组织即兴并非个人即兴的加总,而是一种集体性学习,是由组织内部的执行者在共同执行任务时发展起来的学习,属于实务社群的集体学习。国内学者蒲明(2007)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组织学习相关变量与组织即兴结合起来,构建了组织学习、组织记忆和组织即兴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参见图2)。该模型的理论意义在于从组织学习视角指出了组织即兴的动力来源,这点在已往研究中被忽视。另外该模型的贡献还在于系统地阐释了组织学习、组织记忆和组织即兴之间互为因果的动态循环关系。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10691字 投稿:戴嗋嗌 www.we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20]。

 

  图2 组织学习、组织记忆和组织即兴动态关系图

 

  不过,组织学习与组织即兴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彼此促进的。Morten(2009)综合Levitt和March(1988)、Weick(1993)、Levinthal和March(1993)以及Miner等(2001)的研究,将组织学习与组织即兴相互之间的负面影响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过度学习可能导致能力陷阱,进而阻碍组织即兴;组织即兴通常会形成情境依赖性知识,因而容易造成短视;在没有试误学习的情况下,重复的即兴学习容易造成机会陷阱,导致组织行为的偏离。

 

  从以上文献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学习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基本上实现了在组织理论范畴内阐释组织即兴的存在与运作机理问题。但是当前该视角的研究多是概念化的理论分析,缺乏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缺乏更具说服力的实证研究。

 

  (三)团队管理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

 

  组织学习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过于概括化且缺乏实证支撑,因而对组织实践的指导性较弱。从爵士乐隐喻的角度来看,团队无疑是与爵士乐队最相近的组织形式,也符合组织结构最小化要求,因而从团队管理视角深化组织即兴研究,具有理论合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团队管理研究视角下,组织即兴对团队绩效(或组织绩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作用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即兴,无疑是须要探讨的问题。

 

  Moorman和Miner(1998a)以新产品开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组织即兴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考虑组织即兴与新产品开发效果的情况下,组织即兴会降低新产品开发效果,但是在考虑环境动荡性和组织因素(如实时沟通)后,不但负面效应减弱,而且产生了正面效应。从Moorman和Miner(1998a)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环境动荡性决定了组织即兴运作的必然性,而组织(或团队)相关因素则成为组织即兴产生何种效果的决定因素。Crossan等(2005)更具体地指出,组织即兴能否产生效果以及产生怎样的效果取决于团队因素,具体来说包括团队实验文化、实时信息沟通、团队记忆、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技巧等。Cunha等(2003)以模具行业的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什么样的领导风格更有利于组织即兴的开展。他们认为,组织即兴需要一种有别于以往领导风格的综合性领导风格——即兴领导(improvisation leadership)。即兴领导风格要求团队领导者整合不同领导风格的不一致性,比如在指挥式与引导式之间做出整合,在既定规则和程序下允许团队成员为实现目标进行自我决策等。案例性实证结果也显示,即兴领导可以创造出最小化的组织与任务结构,从而促进研发团队的即兴运作。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许多任务需要同一组织内的不同团队甚至不同组织内的团队共同完成。McKnight和Bontis(2002)认为,地理距离和时间差别会妨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削弱团队协作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进而降低组织即兴的有效性。鉴于此,他们认为组织可以通过采用群件技术(groupware technology)促进跨组织的团队间沟通、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团队间跨组织边界的即兴,并提高即兴效果。除此之外,Meyer(2005)从组织心理角度阐释了欣赏性探寻与组织即兴之间的共生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团队管理中,开展欣赏性探寻活动有助于消除团队成员陈腐的程序性记忆,促进组织即兴在团队中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学者裘颖(2010)以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从团队结构和团队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团队创新氛围与团队异质性在组织即兴影响团队创新绩效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对组织即兴的创造性维度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当团队异质性提高时,组织即兴的自发性维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增强,组织即兴的创造性维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

 

  团队管理视角的研究是组织即兴研究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深化,相关研究在借鉴爵士乐隐喻视角和组织学习视角的基础上,更强调组织团队的特性,并且将实证方法运用到某些假设的求证之中,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并且对团队实践更具指导性。但是从以上文献回顾来看,相关研究较为分散,有待进一步系统整合。

 

  (四)战略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

 

  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冲击越来越大,非预期的外部冲击甚至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因此学者们逐渐尝试将组织即兴提升到组织战略层面来加以研究。战略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主要涉及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将组织即兴视为组织的战略行为加以探讨;二是将组织即兴看作组织战略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组织战略的作用。

 

  Cunha等(2002)对组织传统的计划型战略模式和即兴型战略模式进行了讨论,并认为采用计划型战略模式依赖于以下三个前提假设:(1)线性趋势假设,即通过详细分析过去可以推断未来;(2)目的性假设,即在战略决策过程中行为可以被计划者感知并且可以被组织全面执行;(3)专业化假设,即战略计划与战略执行相分离。但是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与不连续性、实际执行与计划的偏离以及计划与现实的脱节,采用计划型战略模式的前提假设很难得到满足。鉴于此,Cunha等认为,应该将传统的计划型战略与即兴型战略结合起来。在管理活动中,时间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Crossan等(2005)认为,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的时间二分法,比如时钟时间和事件时间;线性时间和周期性时间。组织层面关于不同时间分类的概念认知会影响组织应对时间相关战略挑战的效率。但是现存的时间二分法相对简单,并不能反映复杂现实,例如时钟时间具有客观、线性和等量单位特征,但是这种特征模糊了时间的质性特征,而这些方面关乎组织战略(Brown和Eisenhardt,1997)。因此,Crossan等(2005)提出通过有效的组织即兴过程消除或协调由时间二分法带来的战略冲突。Bergh和Lim(2008)将组织即兴与组织吸收能力结合起来研究两者如何影响企业的重组模式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研究表明,从组织即兴学习的视角看,企业关于分拆上市这一战略重组模式的短期经验会影响随后的分拆上市战略重组模式选择,并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刘泉宏和汪涛(2010)从不确定性、企业家导向和组织记忆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组织即兴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在竞争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即兴运作,并且即兴运作会对企业的战略行为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不过这种负面作用在考虑组织柔性的调节作用后会显著降低。

 

  战略视角的研究是组织即兴理论研究的升华发展,它将组织即兴置于组织整体战略层面加以探讨。从该视角来看,组织即兴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战略模式的新型战略模式,组织即兴的行为过程涉及组织整体层面,组织即兴的效果影响组织的运营与发展。不过该视角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完善。作为一种新型战略模式,组织即兴在组织内部如何成功运作尚待进一步探讨。

 

  四、组织即兴研究视角演化的逻辑归纳

 

  在计划主导型管理理论中,组织即兴一度被看作是组织功能的失调甚至组织设计的失败。可见,一个被正统理论所排斥的理论若要获得接受与认同,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通过梳理组织即兴相关研究视角,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组织即兴研究产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不同研究视角的理论贡献。图3描绘了组织即兴研究视角的演化逻辑。

 

  

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 10691字 投稿:戴嗋嗌 www.we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绘制。

 

  图3 组织即兴研究视角的演化逻辑

 

  1.引入阶段。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环境的复杂性与动荡性加剧,组织即兴现象已经存在于组织内部,但是即兴一度被计划主导型管理理论所否定,要想突破主流理论思想的束缚,关键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正如行为经济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解释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一样,组织即兴研究者选择用爵士乐即兴创作和演奏来隐喻组织即兴运作,这种研究方法具有很好的说服力。首先,爵士乐创作和演奏过程中的即兴现象已得到普遍认同;其次,爵士乐即兴创作与演奏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乐队集体完成,这种组织性特征决定了相似的即兴运作实践极有可能存在于一般组织中。

 

  2.合理化阶段。尽管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研究成功地将组织即兴概念引入组织管理理论,并使其初步获得认可(《组织科学》1998年10月份的专刊可以视为有力的佐证),但是能否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决定着组织即兴研究的可延续性和指导实践的可能性。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组织即兴是什么,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将奠定组织即兴理论化的基础,也将决定组织即兴进一步研究的逻辑。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基本认同从组织学习理论中寻找理论支撑的方法,但相关观点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别,一种观点将组织即兴看作一种特殊的组织学习形式;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将组织即兴视作组织学习的结果,认为组织即兴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能力。

 

  3.深化阶段。由于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研究表明,最小化组织结构更有利于组织即兴的成功运作,因此在组织内部以团队为对象来研究组织即兴无疑是最合适的。同时,由于爵士乐队的团队性质,隐喻视角的研究结论可以作为从团队管理视角深入讨论组织即兴形成与效果的理论基础。团队管理视角的研究认同组织即兴的学习特征,并将组织学习理论视为深入研究组织即兴的理论基础,但该视角的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哪些因素影响组织即兴及组织即兴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并且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开始尝试运用实证方法来检验假设。团队管理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在借鉴和深化爵士乐隐喻视角研究结论的同时,也拓展性探讨了现实组织特有的组织即兴影响因素,如领导风格、组织创新、学习氛围和沟通机制等。

 

  4.发展阶段。随着环境动态性的加剧,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经常面临非预期的外部威胁或潜在机遇,能否成功应对外部威胁、把握潜在机遇,决定着组织的命运。但是威胁或机遇出现的非预期性导致组织很难事前进行计划,同时应对危机和把握机遇的时间紧迫性也导致组织无法制定详尽的计划,很多时候不得不即兴运作。因此,组织即兴被作为一种与传统计划主导型战略不同的战略模式加以研究。战略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在继承以上三种视角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发展与跃迁,相关研究聚焦于从组织整体层面分析组织即兴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组织即兴对组织战略活动和绩效的影响效果。

 

  五、未来研究方向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组织即兴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组织即兴对组织成功运营与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组织即兴概念界定演化路径的基础上,从爵士乐隐喻视角、组织学习视角、团队管理视角和战略视角梳理了组织即兴相关研究脉络,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同时,本文也发现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空白,未来的研究可以以此为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实现组织即兴理论的发展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1.爵士乐隐喻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外部环境改变时爵士乐的即兴创作和演奏情况,以发现更符合组织环境特征的隐喻;未来的研究也可以突破现有的研究方法,采取实验方法加入相应的操纵变量,来加深对爵士乐即兴创作和演奏的认识,并从中得出符合组织特征的结论;另外,未来的研究还可以突破爵士乐束缚,从其他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中发掘即兴隐喻。

 

  2.组织学习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克服当前的研究过于概括化的缺陷,在现有研究的逻辑框架下,寻找更具体的研究变量,并尝试用实证的方式加以检验,比如在探讨组织学习和组织即兴的关系时,可以更加深入地考察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对组织即兴的产生存在怎样的影响;反过来,组织即兴又会对组织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

 

  3.团队管理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方面。该视角的研究相对而言较为完善,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跨组织边界的团队即兴,比如在企业网络环境下,处于网络之中的团队即兴与团队内部即兴存在怎样的差异,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会对跨组织边界的团队即兴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4.战略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方面。该视角的研究是组织即兴研究的新发展,因而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该视角的组织即兴研究可以从组织整体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分析影响组织即兴的具体因素,以及组织即兴和组织变革、组织创新、组织动态能力等相关组织战略变量之间的关系。另外,未来的研究也可以尝试构建组织即兴培养和控制体系,以增强组织即兴的正面效果。

 

作者介绍:曹光明(1983- ),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陈启杰(1949-),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 200433;武文珍(1974- ),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组织面临着众多无法预期的机会与威胁,为了及时应对威胁、成功把握机会,组织往往须要在非计划的情况下即兴运作。尽管组织即兴在实践运作中已经普遍存在,但是理论界对组织即兴的研究尚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组织即兴概念。…

摘要:培育高耐湿涝的葫芦品种是一项应对湿害和涝害的重要措施。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葫芦科作物在耐湿涝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葫芦耐湿涝野生资源及其进化,基于生理的包括根的形态、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关分子标记的葫芦耐湿涝鉴…

芦笋1次栽培多年采收,一般可连续采收10~15年。芦笋不仅含有多种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而且还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等保健功能,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有芦笋栽培,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山西、山…

茄子是蔬菜供应的主要种类之一,栽培面积广。随着大棚等保护设施的广泛应用,栽培模式的不断变化,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大棚茄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由于大棚连续种植茄子或近缘作物,复种指数高,加上施肥量大等因素,出现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虫…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及理论演进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58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