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工作压力对IT企业职业初期程序员工作倦怠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6 19:35

  本文关键词: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2年

工作压力对IT企业职业初期程序员工作倦怠影响研究

廖明月  

【摘要】:本文以职业初期程序员为研究对象,以IT企业为样本,围绕工作压力对程序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和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部分,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在理论范畴、影响因素、测量方面的研究,对相关观点和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出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预想模型,并设计了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的初始问卷,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三者的结构维度。最后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作用验证。 通过以上研究程序,本研究确定了工作压力的四个维度:职业发展、角色冲突、工作本身、技术变化;确定了组织支持感的一维度;确定了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情感耗竭、工作疏离、低个人成就感。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员工的学历会影响IT企业职业初期程序员的工作倦怠。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职业发展和工作本身对程序员的工作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角色冲突和技术变化对工作倦怠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压力对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职业发展和工作本身对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角色冲突和技术变化对组织支持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能够显著预测员工的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压力影响职业初期程序员工作倦怠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职业发展在影响情感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过程中,组织支持感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工作本身在影响情感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过程中,组织支持感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苓;;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以服装企业知识型员工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比较[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3 邓丽芳;;组织沟通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时雨;刘聪;刘哓倩;时勘;;工作压力的研究概况[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5 李敬;钟晓菁;;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6 胡利利;于瑞波;;工作倦怠理论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7 许小东;现代组织中的工作压力及其管理[J];中国劳动;1999年09期

8 李超平,时勘;优势分析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组织公平与工作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06期

9 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志霞;廖建桥;;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郗河;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海军;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探讨[D];暨南大学;2003年

2 刘勇陟;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建武;IT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倦怠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弋敏;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杨佳;我国IT员工工作压力及其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高英;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组织支持关系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检察官压力源实证调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叶彦;张晓丽;;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压力及对策——以合肥科研人员为例[J];安徽科技;2011年09期

4 李静;史慧颖;夏凌翔;谭浩;姚志会;;成渝农民工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5 汪宏;王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谢冬兴;;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7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8 刘蓬蓬;白玉苓;;服装产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白玉苓;;组织支持感对工作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婉丽;;中庸文化取向下的组织成员创新意愿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俊霞;;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兼评华为公司的压力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丽敏;刘颖;;幼儿教师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天印;基于系统模拟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薛保红;芜湖市大型企业员工体育生活方式与压力管理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丹丹;EI培训对外向型企业营销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尹美玲;组织支持感及组织承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卫巍;高校行政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周磊;论伦理激励[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3 韩雪松;江云;袁冰;;组织认同研究述评及展望[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4 叶泽川;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6 夏凌翔;论工作满意度的结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高辉;;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康锦江,杨春江,张化东;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田景琦;中美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3年03期

10 沈洪涛;杨熠;;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吸引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韩雪松;影响员工组织认同的组织识别特征因素及作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军;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探讨[D];暨南大学;2003年

2 沈捷;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汤毅晖;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吴义鹏;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衡量及其前因变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勇陟;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燕;工作倦怠的跨行业调查和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维维;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汪京;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态度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与测量[J];人类工效学;2004年01期

2 何小师,郎福臣,尚天晓;公务员工作压力源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时空;2005年12期

3 孟令芳;;你工作倦怠了吗?——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J];大众心理学;2004年12期

4 梁津安,赵伯飞;大学教师群体“工作倦怠”的心理根源与对策[J];经济师;2005年05期

5 王晓霞;;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6 李朝旭;王经华;;中国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典范研究——评《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一书[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7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8 赵国祥;许波;;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评李永鑫的《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9 黄林森;;工作倦怠的防与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05期

10 留岚兰,吴谅谅;“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程甲;许明智;;工作倦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曾圣钧;;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述评[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常青;李思;刘秋秋;廖春花;;313名女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永鑫;李艺敏;;工作倦怠的测量与诊断[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英洪;;交通系统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倦怠源与工作倦怠感的回归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黄芬;;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温瑶;甘怡群;谢晓非;;地震灾后医务工作者的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投入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世嫘;;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常青;;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冯瑞;岳云翀;;北京市健身教练的职业生涯发展、工作情境及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3 记者 周芙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张伟 吴珊;[N];医药导报;2004年

5 陈鹏;[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廖仲毛;[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洪敏;[N];经济日报;2004年

8 罗丹萍 黄钦东;[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9 记者 许琴 肖岚 通讯员 徐晓蓉 刘宁春;[N];南京日报;2004年

10 罗仁容;[N];四川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玉苓;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陈薇静;基于情绪视角的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林新龙;台湾大专院校教师工作倦怠、运动行为与健康状态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祁慧;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群体性同化倦怠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马效恩;济南市公立医院编制外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雅俐;政府转型时期公务员工作倦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怡;警察角色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齐诚;尚依服饰公司一线员工工作倦怠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姚楠;监狱警察坚韧性、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航;导游员工作倦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永旺;销售人员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中介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军;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曾晓红;企业青年员工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磊;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贺玲玲;护士坚韧性人格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66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