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AM英语培训机构员工流失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20:08

  本文关键词:人-组织匹配与离职意向: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大学》 2009年

AM英语培训机构员工流失研究

杜文博  

【摘要】: 为在竞争激烈、员工流失现象普遍的背景下解决英语培训机构员工流失问题,本文从AM机构管理手册和员工调查访谈入手,结合莫布雷模型、心理契约和组织承诺等相关理论来归纳分析AM机构流失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 首先对员工流失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其次对AM机构的员工流失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员工流失给机构带来的影响。最后对AM机构员工流失原因作了全面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解决流失问题的管理建议。其主要结论如下: (1)员工流失对机构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可提高机构的组织绩效;其消极影响在于会增加人员成本、破坏企业凝聚力、造成生源流失和造成商业秘密泄露。 (2)员工流失的原因:从员工方面讲是员工缺乏责任意识和贡献观;从机构方面讲是招聘阶段没有重新进行工作分析,培训阶段缺乏组织价值观的培训,绩效考核阶段存在评估标准不明、人为因素重、评估结果应用不良,薪酬管理阶段薪酬制度不灵活;从员工-机构匹配方面讲主要是组织承诺中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缺乏。 (3)解决流失问题的建议:原则上要重视责任心和贡献观的培养;招聘时要进行员工-机构匹配的工作分析;培训前要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中要制定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考核,在机构中建立双重升迁通道;薪酬管理时要实行灵活的薪酬政策。最后,要塑造追求高绩效的组织精神。使员工根植于良好的工作绩效所带来的满足感与和谐合理的工作关系中,从而降低流失率。

【关键词】:员工流失 组织承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论8-11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9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9-10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10-11
  • 2 员工流失相关理论综述11-26
  • 2.1 员工流失的界定11
  • 2.2 员工流失的必然性理论11-13
  • 2.3 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理论13-19
  • 2.4 员工流失影响相关模型19-26
  • 3 AM机构员工流失现状及影响26-39
  • 3.1 AM机构背景介绍26-29
  • 3.2 AM机构管理现状29-34
  • 3.3 AM机构员工流失现状34-36
  • 3.4 AM机构员工流失的影响36-39
  • 4 AM机构员工流失原因分析39-48
  • 4.1 对员工方面的分析39-43
  • 4.2 对AM机构方面的分析43-47
  • 4.3 对员工-机构匹配的分析47-48
  • 5 解决AM机构员工流失问题的建议48-54
  • 5.1 重视两个基本原则49
  • 5.2 关注工作分析49-50
  • 5.3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50-51
  • 5.4 在机构中建立双重升迁通道51
  • 5.5 实行灵活的薪酬政策51-52
  • 5.6 塑造良好的机构精神52-54
  • 6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6
  • 6.1 主要结论54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平;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2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3 符健春;潘陆山;彭燕飞;;人-组织匹配与离职意向: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4期

    4 刘晓云;李楠;王丽红;;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招聘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5 张勉;李海;魏钧;;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一致性和均衡性的观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8期

    6 崔勋;员工个人特性对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4期

    7 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2期

    8 谢晋宇,王英;企业雇员流失分析模型介评(上)[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05期

    9 谢晋宇,王英;企业雇员流失分析模型介评(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06期

    10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忠诚度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杨胤宗鹏;;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庄海刚;周庆国;;基于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公务员培训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周鸿;曹振杰;;论基于技能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许坤;;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研究的分析与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王文娟;;组织承诺及其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印明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本[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9 朱凌玲;孙金龙;;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内薪酬体系的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10 陈素霞;;现代企业激励机制浅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珉;钱芳;;北京市国有企业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宋联可;李国昊;魏江茹;;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研究——X集团的实证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3 高日光;王碧英;;员工组织公平对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4 ;Observations on Work Attitudes of Chinese Employees:Comparative Studi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A];Glob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Asian Conference of the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C];2007年

    5 于莉;赵桂莲;;以就业为导向 以胜任力为中心——谈“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6 王今舜;庄菁;;机制设计原理在薪酬制度中的应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蔡毅强;戴祐坤;;从教师期望到师生和谐共振: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8 刘家珉;钱芳;;北京市国有企业人才现状调查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渝慧;王立德;朱洁琳;;电气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忠卫;魏丽红;;知识型员工与组织间心理契约关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谢宣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飞;企业成长路径与商业模式的动态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凤慧;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肖雅楠;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员工离职倾向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健;我国公务员高效培训系统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红朴;IT行业员工离职预警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文婷;涉农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洪博;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嘉;松原市供热公司管理人员战略性薪酬管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斌;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诸葛喜峰;HTF集团增收节支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韩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行政人员离职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春兰;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计淑玲,刘彦国,韩兴国;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朱晓妹;心理契约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张旭;武春友;;组织文化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3期

    5 卢美月;张文贤;;企业文化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6 焦永纪;;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2期

    8 凌文辁,陈龙,王登;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1987年02期

    9 刘小平;组织承诺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4期

    10 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利平;杨继平;;组织承诺概念与其结构模型发展的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11期

    2 张明山;钱刚毅;;心理契约的重构与互惠承诺的再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3 孙丽君;基于中国员工组织承诺特征的员工流失控制[J];经济师;2003年08期

    4 宋利;古继宝;;员工组织承诺的培育:心理契约与信任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5 郑赤建;李建达;喻彩霞;;基于心理契约的饭店员工流失动态管理[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6 陈明霞;金福;;基于心理契约的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其对策——以山东威海鲁东电器厂员工流失分析及对策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09年12期

    7 孙芳;张平;;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招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7年11期

    8 杜江;;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饭店业员工流失分析[J];新西部;2010年09期

    9 翁清雄;陈国清;;组织承诺的理论溯源与最新研究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1期

    10 林巧;戴维奇;;基于心理契约的饭店员工流失控制策略[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重鸣;BrigitteCharlesParvers;刘小平;;中国管理背景下组织承诺的结构特征与评价[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侯丽娜;;合同制护士组织承诺的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康蕾;;从心理契约违约角度透视企业雇佣关系[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漫欣;郑羽;;医学院校学校组织气氛与青年教师组织承诺关系研究[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戚振江;朱纪平;;HRM与绩效关系研究:组织承诺中介作用及与绩效的层次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王斌;罗小兵;邱芬;;高校体育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静;宋继文;;创新型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感的影响——基于3M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实例分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唐春勇;潘妍;陈禹;;积极的员工一定忠诚吗?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田宝;;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黄莺;章凯;宋继文;;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李甜子 李雪梅 逯红栋;[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政 实习生 邱也栩 马梦真;[N];福建日报;2010年

    3 李汉良;[N];海南农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吴玉征;[N];计算机世界;2009年

    5 高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6 潘迪穆 (Mukul Pandya);[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王秋平;[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辣笔小妞;[N];医药经济报;2008年

    9 孙姗姗;[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张利民;[N];江苏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慧;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立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岩;企业组织演化的随机突变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志霞;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黄春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杜旌;绩效考评对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玮;领导—下属人口统计特征的正向差异对心理契约破裂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邓建中;中华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员工协助方案及其组织承诺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博;AM英语培训机构员工流失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孟奕爽;心理契约对饭店员工流失的作用与影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张丽;电信行业员工流失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蓓;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组织承诺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琳莉;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贾蕊芳;C公司知识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陆慧;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胡瑞;基于库克理论的80后知识员工流失危机预警与对策[D];燕山大学;2010年

    9 张翼;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杜文举;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人-组织匹配与离职意向: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1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