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发布时间:2016-12-13 15:39

  本文关键词:组织间关系维度分析及其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组织成长中的知识创造过程演化——基于东飞中心的案例研究

谢呈阳  高丹  胡汉辉  

【摘要】:组织知识创造的一般过程由六个不同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通过特定的知识主体从事特定的知识活动来完成知识在显、隐性之间一个或多个过程的转换,从而实现不同的知识创造功能。在开放的环境下,知识创造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内外知识的相互作用与流动,内外知识优势的互补与结合使组织因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资源而更具优越的知识创造能力。随着组织的成长,组织中的各类要素逐渐成熟,知识创造的过程亦随之发生从简单到完整、再到模块化的转变。随着组织不同成长阶段知识创造过程的变化,组织知识创造的开放性特征亦会在不同环节得到重点体现。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70
【正文快照】:

1引言二十世纪末以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通过持续的知识创造为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是任何组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使命。迄今为止已有诸多学者对知识创造的过程进行研究,其中野中的SECI模型1最为经典和全面。在这一模型中,它揭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智慧 ,李南;知识创造的组织环境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2期

2 周治翰,胡汉辉;分工的知识含义及其在网络经济下的回归[J];中国软科学;2001年11期

3 耿新,彭留英;企业知识的分类、分布与转化机制研究——系统化视角下对SECI模型的一个扩展[J];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4 周治翰,胡汉辉;知识资本与风险投资的有机结合——略论因特网服务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4期

5 王冬春;汪应洛;;基于知识创造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3期

6 胡汉辉,倪卫红;集成创新的宏观意义:产业集聚层面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王立新;高长春;;竞争优势来源研究的理论演进[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3 邹国庆;组织学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4 郑亚莉;产业簇群成长的知识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6期

5 刘珂,和金生;从知识发酵效率看科技中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朱方伟,武春友,佟胜凯;企业组织学习的障碍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黄映辉;学习型企业知识创新的模式与推进因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唐拥军,杨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障碍与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4年10期

9 万伦来,达庆利;虚拟企业类生物机制及其生态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曹庆仁;;浅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郁培丽;薛晶媛;;企业学习类型和技术战略的关系[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刘晓峰;;我国构建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因素及消除策略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强;基于知识转移的母子公司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灵;电子商务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吴强军;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原献学;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兴;高技术企业创新行为与创业发展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吴秋明;集成管理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捷;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界面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刘清华;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赵志峰;对虚拟企业的性质、设计及构建的探讨[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4 张玺;培育四川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刘伟;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的持续学习机制与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6 周平;学习型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D];湘潭大学;2003年

7 孟朝晖;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D];湘潭大学;2003年

8 叶晴;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D];重庆大学;2003年

9 郭洪强;内企业家学习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程奇;基于组织特征的组织学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英;刘平青;孟凡臣;;图式、心智模式及其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3 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4 胡汉辉,沈群红;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运用[J];经济学动态;1998年07期

5 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机械管理开发;1999年04期

6 洪名勇;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1期

7 吴素文 ,成思危 ,孙东川 ,沈小平;基于知识特性的组织学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5期

8 张振刚,薛捷;企业知识创新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4期

9 肖久灵;颜光华;;组织知识内化的学习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6期

10 江辉,陈劲;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J];科研管理;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春雷;;基于知识创造视角的技术转移研究:概念、特征与动力机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2 张鹏程;彭菡;;科研合作网络特征与团队知识创造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7期

3 郭慧;李南;徐颖;;企业导师制过程中知识创造效果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4 ;读书时间[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5 屈维意;周海炜;姜骞;;组织间关系维度分析及其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6 ;高招生源抢夺战缘何频发[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7期

7 黄智华;曾惠芬;刘爱华;;从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看广州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J];广东科技;2011年13期

8 李晨晔;;创新的组织心智[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年08期

9 张永成;郝冬冬;;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共同创造机理[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10 文化;;知识管理:腾讯持续创新的秘密[J];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呈阳;高丹;胡汉辉;;组织成长中的知识创造过程演化——基于东飞中心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刘怡君;唐锡晋;;一种支持协作与知识创造的“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谢言;高山行;江旭;;外部社会联系能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 一项基于知识创造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4 党兴华;蒋军锋;;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造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彭盾;曾德明;;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上知识扩散同步化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廷扬;;知识管理文化与绩效关联性之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春美;;提升知识竞争力:自主创新的关键和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杜娟;;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为创建教学研究型大学服务[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罗斌;唐锡晋;张楠;;强化人机交互的在线会场[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肖擎;[N];长江日报;2011年

2 倪卫东 王赛男;[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3 IT BOY 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黄海京;[N];天津日报;2010年

5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刘刚;[N];天津日报;2008年

6 武夷山;[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晔;[N];科技日报;2011年

8 李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本报记者 文家华;[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王涛;[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家鸽;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金福;知识型组织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聂品;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杨志强;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李远富;中间组织理论与中国金融组织成长[D];西北大学;2006年

8 王雎;知识共同体[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熊世权;知识视角下中国汽车供应商关系对供应商绩效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越;组织内知识增长效率研究及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菡;团队合作网络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姜坤;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创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于晓庆;组织气氛与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郭慧;企业导师制过程中SECI知识创造螺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刘怡君;基于Web的群研讨环境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6 史海锋;R&D项目组技术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晨昊;企业知识生成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鸣;企业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罗江涛;知识型企业动态能力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寒柏;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组织间关系维度分析及其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1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