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6 16:19

  本文关键词:复杂组织的全面风险管理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大学》 2003年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研究

肖建刚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高是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银行业经营风险因此增大,,为金融危机的发生留下隐患,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商业银行在操作实务中采用授信业务来进行信贷管理并控制信贷风险,而信息化是提高授信流程各环节技术含量的基础,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经由对我国授信与信贷管理业务的了解,分析我国授信与信贷管理业务的现状及其信息化程度,并与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对比,找出差距;再进一步探讨在实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进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本论文共分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概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定义、起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简略介绍,最后简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第二章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首先介绍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操作流程;然后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法制环境、监管组织体系、信贷风险管理办法、授信业务具体操作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业务现状及其特点;最后指出在这种现状及特点下,信息化的必要性。 第三章为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研究。首先介绍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信息化现状,然后参考国际银行业信息化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 第四章为案例研究。对中信实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中信实业银行及其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系统的实施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了系统实施以后的效果。 第五章为结束语。首先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然后提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关键是开发观念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三、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应该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3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10-18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10-14
  • 一、 信贷风险的定义10
  • 二、 信贷风险的起因10-12
  • 三、 信贷风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12-14
  • 第二节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14-16
  • 第三节 国内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16-18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现状18-35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概述18-26
  • 一、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基本原则18-19
  • 二、 商业银行授信操作流程19-21
  • 三、 银行授信信用评估原则21-24
  • 四、 信用调查作业流程24-25
  • 五、 信用调查分析报告25-26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现状26-33
  • 一、 银行法制建设26-27
  • 二、 银行监管组织体系27-28
  • 三、 信贷风险管理28
  • 四、 授信业务操作流程28-33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33-35
  • 第三章 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35-44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及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现状35-37
  • 一、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现状35-36
  • 二、 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现状36-37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37-44
  • 一、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特点37-39
  • 二、 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特点39-41
  • 三、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的思考41-44
  • 第四章 案例——基于IT的中信实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44-61
  • 第一节 中信实业银行简介44-45
  • 第二节 中信实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概述45-47
  • 一、 系统整体定位以及建设目标45
  • 二、 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45-46
  • 三、 新的授信与信贷管理系统已解决的问题46-47
  • 第三节 基于IT的中信实业银行授信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重构47-57
  • 一、 授信业务机构与人员职能重组47-52
  • 二、 审批、授权体系调整52-54
  • 三、 信审委专家化调整54-55
  • 四、 调整前后的新旧流程对比分析55-57
  • 第四节 中信实业银行授权与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57-59
  • 一、 系统结构57
  • 二、 硬件、软件环境配置57-58
  • 三、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58-59
  • 第五节 系统实施后的效果59-61
  • 结束语61-64
  • 参考文献64-6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韵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制度性原因及防范措施[J];南方金融;2001年12期

    2 潘文波;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证研究报告[J];投资研究;2001年01期

    3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4 慕继丰;复杂组织的全面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S1期

    5 詹向阳,张兴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加入WTO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变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尹宗成;田峰;吴永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评估方法应用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王金莲;财务分析和评价的局限性及其改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伦斌,詹原瑞;租赁资产的信用风险度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顾远;;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齐美东;;金融监管大部制: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设想与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崔俊杰,余霞;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纵览及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王成渝;;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郭照蕊;白福臣;;基于VaR的BOT项目风险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4期

    10 张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VaR风险度量[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周宗放;;基于Fisher判别法的信用风险等级判别[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红梅;刘文蕊;;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信息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文蕊;张目;周宗放;;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识别[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明;杨保安;;贷款风险分类专家系统研究[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郭炜;乐欢;;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潘永泉;杨志英;张敬秀;;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企业资信评级[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彭锦;饶从军;;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A];第五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锦;董文;;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蒋燕辉;李红红;周蔓卿;;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国际会计准则致命缺陷[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金星;吴宝安;王宗军;;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周寻;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长江;系统性风险的来源、预警机制与监管策略[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曹宏杰;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静;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青;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继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睿;信用评估与信用卡欺诈侦测的智能决策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琳;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生明;论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卢新亮;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臣勇;基于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财务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冯淑丽;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楠;我国公办高校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构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张舒康;S市广发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审查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方;万安担保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袁铨强;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曲辰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志勇,李宝玉;加强信贷管理 防范引资风险——对海北州招商引资效应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0年03期

    2 ;小额信贷管理亟待加强——黔西南州小额信贷发放管理情况调查[J];西南金融;2000年09期

    3 张才元,朱传富;浅谈粮食购销公司的信贷管理[J];中国粮食经济;2000年04期

    4 程国新,杨玉林;加强集团企业信贷管理之我见[J];现代金融;2000年04期

    5 施前宠;围绕业务经营中心 推进信贷管理创新[J];现代金融;2000年09期

    6 李新让;火星;陈军;钟馨;罗文斌;于海江;;围绕封闭运行 抓实抓细棉花信贷管理——农发行新疆喀什地区信贷管理调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0年02期

    7 周启方;;加强对粮油购销公司的信贷管理[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0年03期

    8 张俊强;刘旭燕;朱万权;;关于完善粮油信贷管理台账与月报表制度的构想[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0年11期

    9 魏明;;关于企业改制与信贷管理的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10 雷远华;欧阳姝;;信贷管理电子化是农行信贷管理现代化的基础[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粮油市场化后农发行如何创新信贷管理[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加强信贷管理 防范信贷风险——对扬州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状况的调查[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丛丽萍;;依法收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顾士新;薛春林;高旭东;;加强信贷管理 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江元旦;;金融保险业已成为我市第三产业的第二支柱[A];西宁市第三产业研究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建忠;[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本报评论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3 郝林 张立社;[N];金融时报;2006年

    4 施安平 郭永红;[N];粮油市场报;2006年

    5 王基武;[N];粮油市场报;2007年

    6 通讯员 张彦飞;[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7 张婷 李德钧 戴新铭;[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记者 李西玲 通讯员 刘玉明;[N];粮油市场报;2005年

    9 刘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10 ;[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创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蔡锦龙;广东南粤银行惠州分行信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3 吴纬锋;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的企业信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苑鑫;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管理体系再造[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5 陈琼宇;我国宏观信贷管理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守斌;山东省农信社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任怡;信贷管理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杨明;合肥兴业银行零售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张祥;汇丰银行的信贷管理[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肖建刚;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与信贷管理信息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组织的全面风险管理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