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14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3 00:28

  本文关键词: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7卷第7期管理学报Vol.7No.7;2010年7月ChineseJournalofM;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廖建桥赵君张永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关键词:权力距离;领导行为;领导风格;授权;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IAOJianqiaoZHAOJunZHANG

  

第7卷第7期管 理 学 报Vol.7No.7

                        

2010年7月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Jul.2010

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

廖建桥 赵 君 张永军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导致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呈减小趋势,然而,企业的领导行为并没有做出相应改变,这种对权力认识的不一致导致各种冲突激增。鉴于此,为了应对权力距离减小带来的变化,领导风格应由专制型领导向变革型领导转变,而领导行为应当从群体决策、适度授权、减少强制、尊重员工和有效沟通5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权力距离;领导行为;领导风格;授权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0)07-0988-05TheInfluenceofPowerDistanceonLeadershipBehaviorinChina

LIAOJianqiao ZHAOJun ZHANGYongjun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China)

Abstract:Socialpolity,economyandculture,theculturaltraditions,socialsystems,degreeofmarketeconomy,education,anddirectionofinformationdisseminationinChina,havechangedgreat-lywiththedevelopment,whichleadstogradualsocialpowerdistancereduction.However,inreality,leadershipbehaviorincorporationsdoesnotmakechangescorrespondingly.Thedifferenceofaware-nesstopowerwillleadtoconflictsharply.Inviewofthis,inresponsetothechangeofpowerdis-tance,theleadershipstyleshouldbetransformationalleadershipinsteadofauthoritarianleadership.Theleadershipbehaviorshouldbeimprovedfromtheperspectivesofgroupdecision,appropriateau-thorization,reducingthemandatoryrules,respectforstaffandeffectivecommunication.

Keywords:powerdistance;leadershipbehavior;leadershipstyle;authorization

  领导对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DRUCK-ER曾指出:“领导是任何组织最基本、最珍贵的资产”。国际学术界以领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领导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其中,领导行为理论一方面集中探讨了领导者的工作作风和行为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1~3];另一方面针对影响领导行为的个人和组织因素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4,5],但有关社会文化与领导行为相互关系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

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也随之悄然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对权力过分崇尚和敬畏,内心深处逐渐倾向平等与独立,在行为上敢于挑战权威、蔑视权威,这就迫使领导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换言之,人们对权力的认识可

收稿日期:2009-12-16

能是领导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这就涉

及跨文化理论中的权力距离。

1 何谓权力距离?

20世纪60~70年代,荷兰管理心理学家HOFSTEDE[6,7]等通过对美国IBM公司设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万员工的调研,发现了文化价值的5个重要维度:其中,个人主义和男性气质2个维度来源于因子分析;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2个维度来源于理论构思;随后,HOFSTEDE基于孔子的儒学思想,又发展了第5个维度——长期导向。HOFSTEDE的跨文化理论自创立之日起,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8],而“权力距离”也就成为了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概念。

权力距离,即社会对组织中权力不平等的可接受程度,它能反映社会中弱势成员和强势

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廖建桥 赵 君 张永军

成员的价值观[9]。高权力距离的社会被认为:权力是社会的基础;权力拥有者具有特权,而且应当尽可能做到强大;社会体制的改变可以通过罢免当权者得以实现;强势成员和弱势成员本质上是冲突的,而且弱势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很难合作。低权力距离的社会被认为:所有人都是独立自主的,而且具有同样的权力;等级只是作用的不同,下级把上级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社会体制的改变可以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得以实现;不同层次的人很少感觉受到威胁,并尽力去相信他人;强势成员和弱势成员本质上是和谐的,而弱势成员之间的合作是稳固的。根据

新加坡等东亚文HOFSTEDE[10]的研究,印度、

化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而美国、英国、丹麦等欧美文化属于低权力距离文化。在高权力距离文化中,组织成员对于独裁、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不公易于接受和容忍,容易形成等级制、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中,组织成员则崇尚公平与民主,重视专家或合法的权力,其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扁平。

2 中国社会权力距离的影响因素

HOFSTEDE的跨文化研究最初涉及30多个国家,后来增加到53个国家,2001年的研究报告已扩展到74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我们列出了世界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调查结果(见表1)。HOFSTEDE[10]认为,中国的权力距离为80,属于典型的高权力距离社会,仅次于俄罗斯。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不仅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与同属华夏文化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相比,也高出不少。

表1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

国家或地区

中国美国日本瑞士俄罗斯印度巴西

权力距离

80405434937769

国家或地区孟加拉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英国芬兰西非印度尼西亚

权力距离

80685835337778

资料来源:

  为什么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方向有关。

(1)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到

现代的“领导等级制”,可以说,权力距离是中国

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点又与家族文化中“家长权威制”是相一致的。贾玉新[11]通过对中国人“历史上有关中国民族性”的调查统计表明,“尊卑上下,忠孝顺从”的权威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出现频率占所有传统观点的12.9%。换言之,高权力距离比较符合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征,人们容易接受集权领导和官僚结构,下级的行为受到上级领导的强烈约束,上级领导的看法和思路对下级有着极大影响。

(2)社会制度 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深受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禁锢,“官本位”思想泛滥,把做官当作人生最终目标,以官阶的高低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与西方社会相比,这点在中国社会要强烈得多。一方面,以集权和等级为特征的官僚体制促进了高权力距离的形成;另一方面,官本位思想又是权力距离拉大的结果,人们崇尚仕途,向往高高在上的权位,即使20世纪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都未能完全摆脱集权和等级的影响。中国社会存在的这种制度上的等级差距和享有特权被视为一种荣耀,权力和财富的炫耀被看作是成功的标志,也进一步拉大了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

(3)市场经济发展程度 纵观HOFST-EDE[12]对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可以发现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权力距离普遍较低,如瑞士、英国、芬兰等,而亚非拉地区尚处于封建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国家权力距离普遍较高,如孟加拉国、西非、印度尼西亚等。市场经济要求个体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成长。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就越频繁,社会就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的权力距离随之呈减小趋势。

(4)教育程度 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主要因素”,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匮乏对国家未来意味着人才资源短缺、科技落后、经济缺乏后劲、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权力距离的影响。教育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情况。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往往经济发达,政治上比较民主,资源和信息的流通也相对便利通畅;教育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信息的交流相对闭塞,处于信息流节点位置的人或组织在社会中就易于处于支配地位,进而拉大社会权力距离。

(5)信息传播方向 在组织等级制度背景

管理学报第7卷第7期2010年7月

下,信息的流动常常受到限制,原本处于较高层级的个体有权决定何时并以何种方式传播信息;从而导致那些处于较低层级的个体不能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12],因此,导致组织内部的权力距离较大。如今,组织内部信息的传播方向逐渐由原来的垂直型流动向水平型流动和网络型流动发展,这意味着组织内部权力距离越来越小,越容易面对面地沟通解决问题。

3 权力距离与中国领导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HOFSTEDE提出权力距离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关注于权力距离对组织管理影响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境外进行的,但对于了解我国领导行为也是有帮助的。TRIANDIS[13]的研究暗示,领导行使权力应当与下属对权力距离的认识保持一致。如果下属感知的权力距离很大而上级采取民主式的领导,下级并不感激领导,相反还感到很大的压力,无所适从;反之,如果下级感知的权力距离很小而上级采取专制式领导,下属的不公平感会增加,特别是当领导采取错误的行为时,下属的挫折感倍增,严重时会导致下属离职。具体来讲,权力距离对领导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如何行使权力 权力距离涉及社会和个人(主要是下属)对权力不平等的认识,特别是下属对行使权力的接受程度。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巴纳德曾经指出,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下级的认同。权力距离实际上描述了下级对上级权力行使的认可程度。很自然地,在权力距离越大的国家和组织,领导越热衷于行使行政正式权力和专制权力。

(2)如何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曾指出“管理就是决策”。权力距离也可能影响到领导的决策方式。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权力距离一般较大。当西方跨国公司来到亚洲,在公司举行各种讨论会时,西方企业领导人很快就发现参会的人并不踊跃发言,他们感到非常诧异[14]。在权力距离很大的组织,领导高高在上,大部分决策都是自己单独做出的,即使采取头脑风暴群体决策,绝大部分人并不积极发言,而是等着领导发言和定调,然后再随声附和。

(3)如何处理冲突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归结为5类,即强制、迁就、回避、谈判和找出双赢方案:其中,谈判和找出双赢方案是积极的具有

建设性的值得推荐的方法。研究表明,组织权力距离越大,领导采用建设性方法解决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即采用强制方法解决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15]。

(4)组织绩效 权力距离对组织绩效有明确的直接效用。高权力距离可能产生高组织绩效,也可能产生低组织绩效;同理,低权力距离可能产生高组织绩效,也可能产生低组织绩效。在这里,关键问题不是权力距离的大小,而是领导采取的领导方式与权力距离的匹配性。如果领导行为与权力距离相匹配,组织绩效就高;如果领导行为与权力距离不匹配,组织绩效就低。研究还发现,权力距离在员工的不公平感和组织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如果员工认为组织不公,但他接受权力不平等这一事实,那么这种不公平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就会小一些[16]。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是一个集权国家,党政权力相对集中,独裁的领导作风比较盛行,这似乎与HOFSTEDE的高权力距离理论相一致,但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在中国各类组织中,下属的权力距离感知是在不断减小的,但组织领导人的领导方式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因而权力认知偏差导致的矛盾急剧增加。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30余年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这种剧变导致我国社会的权力距离在不断地缩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了部分西方文化。由HOFSTEDE的调查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力距离明显低于东方国家,即使在东方国家,受西方影响越大的国家和地区权力距离越小。??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在提高,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测定,我国2001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若以市场经济标准60%的临界水平为判断依据,我们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HOFSTEDE[10]的研究表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的权力距离就越小。 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在大幅度提高,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义务教育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达到全国总县数的99.1%,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对权力的遵从。!互联网在我国普及速度很快,根据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

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廖建桥 赵 君 张永军

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网民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递的便捷,使得各级领导的信息垄断特权逐渐丧失,社会权力距离呈减小的趋势。

虽然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在不断减小,但领导行为并没有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国家层面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较慢,人民参政议政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企业层面,大多数企业还是沿用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企业一把手实行一言堂,集体决策流于形式,当出现冲突时,采取强制的方法,谁的官大谁说了算,等等。

这种领导行为与权力距离的不匹配,使得我国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我国近年来民抗官的事件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激烈,影响面越来越大。这里除了官员腐败、政策不合理、官方领导和沟通方式不妥等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权力距离的缩小,即社会对权力的遵从意愿下降。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各级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当时的权力距离大,人们服从政府领导,因此抗争激烈程度较小。其次,在企业层面上,权力距离的缩小导致企业的执行力下降。2003年,美国学者JOYCE等提出了管理的“4+2理论”,其中有一条原则为:企业的执行力必须毫无瑕疵,顿时在我国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学习执行力的热潮:该书中有关执行力的论述在中国的影响超过了在它的产出国——美国的影响。为什么执行力在中国这么流行?因为中国的企业领导人认识到了自己企业的执行力不强。为什么执行力不强呢?笔者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下属对上级权威认同的下降,是上级与下级对权威认知偏差造成的。领导认为自己的决策都是对的,强制下级执行,但下级在心里并不认同领导决策,在执行中打了折扣。权力距离认知偏差导致企业员工,特别是高层核心员工的流失率增加。高管流失在我国企业中(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里除了薪酬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权力的认同。领导采用高权力距离模式,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而下级采用低权力距离模式,要求授权式管理和参与决策。当两者之间的偏差太大,而领导的决策方式仍不改变的情况下,下属离职就是唯一的选择。

4 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教育程度和信息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社会权力距离呈减小趋势,因此,迫使领导行为由适合高权力距离的专制型领导向适合低权力距离的变革型领导转变。为了应对权力距离减小带来的变化,我国各类组织都应遵循以下策略:

(1)加强群体决策 虽然在传统上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家长式作风盛行的国家,信奉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制,但大量的研究早已证明,群体决策优于个体决策,这是因为除了群体决策可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方案之外,还可以提高下属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和下属对决策结果的认同,减小执行决策时可能遇到的阻力。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群体决策落实上有一定进步,但民营企业还比较落后,这不仅使得决策失误概率增加,也挫伤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2)适度授权,实现分权和集权相结合 授权是一个让领导者经常感到头痛的问题。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就必须授权。权力该如何放,却是个艺术性很强的问题。授权过度,容易导致权力下滑,管理失控;过于集权,领导事必躬亲,使得工作更加繁杂,同时也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信任员工,激发员工全力以赴的积极性和忠诚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授权的首要原则;其次,授权应当依据员工自身优势和工作能力呈梯度式放权,让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所长;再次,适时对授权进行评估,授权并不等于放权,授权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监管,以免偏离原先设定好的轨道。

(3)尽量避免采用强制性方式来解决冲突 中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爆发。过去我们采用强制性的方法解决变革时期的各种冲突,效果似乎很好,那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还很大,人们服从权力的意愿较强。现在社会的权力距离变小了,如果继续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法制和谈判,通过沟通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

(4)尊重员工,注重员工需求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只有尊重员工,满足员工内心需要,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要善于发现员工优点,并尊重员工优点,积极鼓励员工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员工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参与式管理的作用,实现团队的沟通与互动; 重视员工意见,

管理学报第7卷第7期2010年7月

无论意见采用与否,都应及时反馈,千万不可对员工的意见不理不睬,打击员工对企业的热忱和积极性;!对待员工的心态要公平、公正、公开,语气要客观、平和,不迁怒,不漠视,更不能想当然。此外,领导者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带着真心和真情与员工沟通,帮助员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对员工“动之以情”,体谅员工的感受,呵护员工的心情,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根据员工的个性和爱好,以“家庭”为主题,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

(5)加强各种形式的沟通 沟通对领导行为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沟通可以通过说服来增强领导力;另一方面,沟通会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降低领导对员工的控制力。在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领导利用控制信息来增强领导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应该加强与下属的沟通,包括利用各种先进的沟通设备和方式(如建立内部信息网、电子邮件)与员工进行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沟通方式的成本都将急剧降低,使用好了,有效的沟通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使用不好,各种形式的沟通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杀伤力。鉴于此,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我国企业领导人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从HOFSTEDE提出权力距离距今已经有30多年了,但这个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权力认识和权力交接的剧烈变革时期,权力是领导的基础,合理使用手中的权力对中国领导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棘手,在这一领域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76,19(1):184~194.

[5]MCLAURINJR.TheRoleofSituationintheLead-ershipProcess:AReviewandApplication[J].Academyof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6(5):97~114.

[6]HOFSTEDEGH.NationalCultureinFourDimen-sions[J].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and

Organization,1983,13(2):46~74.

[7]HOFSTEDEG,BONDMH.TheConfuciusConnec-tion:FromCulturalRootstoEconomicGrowth[J].OrganizationalDynamics,1988,16(4):4~22.[8]TRIANDISHC.IndividualismandCollectivism

[M].Boulder:WestviewPress,1995.[9]HOFSTEDEG.Motivation,LeadershipandOrgani-zation:DoAmericanTheoriesApplyAbroad[J].Or-ganizationDynamics,1980,8(2):42~63.

[10]HOFSTEDEG.Culture's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Work-RelatedValues[M].

London:Sage,1980.

[1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2.

[12]HOFSTEDEG.Culture's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andOrganizations

AcrossNations[M].London:SagePublications,2001.

[13]TRIANDISH.ThePsychologicalMeasurementof

CulturalSyndromes[J].AmericanPsychologist,

1996,51(4):407~415.

[14]SCHERMERHORNJR,BONDMH.Cross-cultur-alLeadershipDynamicsinCollectivismandHigh

PowerDistanceSettings[J].Leadership&Organi-zationDevelopmentJournal,1997,18(4):187~193.

[15]OUDENHOVENJPV,MECHELSEL,DEDREU

CKW.ManagerialConflictManagementinFive

EuropeanCountries:TheImportanceofPowerDis-tance,UncertaintyAvoidance,andMasculinity[J].AppliedPsychology,1998,47(3):439~455.[16]BEGLEYTM,LEEC,FANGY,LIJ.PowerDis-tanceasaModeratoroftheRelationshipBetweenJusticeandEmployeeOutcomesinaSampleofChineseEmployees[J].JournalofManagerialPsy-chology,2002,17(8):692~711.

(编辑 张光辉)

[1]PODSAKOFFPM,TUDORWD,SKOVR.Effects

ofLeaderContingentRewardandNoncontingentRe-wardandPunishmentBehaviorsonSubordinatePperformanceandSatisfac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2,25(4):810~821.

[2]WALDMANDA,RAMIREZGG,HOUSERJ.

DoesLeadershipMatter?CEOLeadershipAttributes

andProfitabilityUnderConditionsofPerceivedEnvi-ronmentalUncertaint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1):134~144.

[3]李秀娟,魏峰.打开领导有效性的黑箱:领导行为和领

导下属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6(9):87~93.[4]GREENSG,NEBEKERDM,BONIMA.Person-alityandSitualtionalEffectsonLeaderBehavior[J].

通讯作者:廖建桥(1957~),男,湖北广水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 430074)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E-mail:jimliao@mail.hust.edu.cn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14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14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Doc

  【】

最新搜索

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

生物实验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征地用(专业版)_图文

金溪一中贴吧

学习心得54

RFID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应用_图文97

70新概念英语2第71课教案

运用《公务员法》巧解2016国考面试怪题

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64

14[转载]关于教改的20个问题讨论

我国国有土地资产管理调研报告35


  本文关键词: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4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