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

发布时间:2017-03-23 04:11

  本文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近现代哲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问题。主体间性思想论证了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真正突出了社会历史多元主体的作用,在承认各个行为者的内在差异的同时找到了多元主体获得内在统一性的根据及现实途径。 在传统的管理学中,泰罗提出了“经济人”人性假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管理理论。梅奥批驳了“经济人”,认为人应该是“社会人”。之后又有各种关于人性的假设。这些发展都反映了一种现象: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从主客模式基础上的主体性向真正主体间性的转向。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哲学思想也不例外。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哲学模式不是一种各执己见和顾此失彼的单项度趋向的哲学模式,而应是对两种哲学的全面的兼综。 同样,“经济人”和“社会人”各有千秋,应该在管理中将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决策人”假设、德鲁克的管理哲学等管理思想都表现出这样一种结合。而未来的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也应该是这种综合的表现。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管理理论、前提假设、经济人、社会人、综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C9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引言5-6
  • 第一部分 从主客模式到主体间性模式6-12
  • 一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6-7
  • 二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转向7-8
  • 三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8-9
  • 四 布伯的对话主义哲学9-12
  • 第二部分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西方管理理论前提假设的主体间性转向12-22
  • 一 “经济人”假设及其评价12-16
  • 二 “社会人”假设阶段16-22
  • 1、 福莱特的管理哲学思想17-18
  • 2、 “社会人”假设18-19
  • 3、 X理论——Y理论19
  • 4、 谢尔登等人的观点19-20
  • 5、 Z理论20-22
  • 第三部分 经济人和社会人相结合22-37
  • 一 主客模式和主体间模式的结合22-23
  • 二 “经济人”的合理性和“社会人”的缺陷23-24
  • 三 管理学的“第三条道路”24-32
  • 1、 新观点的提出24-25
  • 2、 全变理论学派25-26
  • 3、 “决策人”假设26-30
  • 4、 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思想30-32
  • 四 未来的展望32-37
  • 1、 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的统一32-33
  • 2、 目标的系统性33
  • 3、 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33-35
  • 4、 制度和信任相结合35-37
  • 参考文献37-40
  • 后记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大为;费希特与主体间性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杨寿堪;略论西方哲学的科学与民主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徐岿然;论“类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与主体间性思维的现实批判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李明昌;善待科学管理──从批判泰罗制谈起[J];电子产品世界;1999年01期

5 芮明杰;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李荣海,刘继孟;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葛玉辉,娄洁民;关于管理创新的思考[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姜利军;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模式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年05期

9 任平;理解与共识:与后现代哲学对话[J];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10 魏姝;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6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