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23:15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的升华,企业的组织架构逐渐趋向于扁平化,虚拟团队这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新型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满足了组织间的协作和有效配置资源的需求,被业界广泛关注并应用。同时,当今社会知识已经跃升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如何促进并提升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水平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问题之一。 首先,本文回顾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虚拟团队、社会网络、知识共享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虚拟团队本身和知识共享过程的特征,归纳总结出了相应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提出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障碍问题;构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为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打下了基础。 其次,对知识共享网络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中心度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位置角色分析。中心度分析主要从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从而识别出虚拟团队网络中的关键人物或子群。凝聚子群分析主要是通过N-派系和团聚度分析,找到整体网络中的关键子网络和子群体。位置和角色分析主要对网络的结构等价性进行测量与分析,找出位置角色相似的行动者。 最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若干建议。利用高中心度成员,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知识共享水平;以关键子群为基础建立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知识共同体及平台;将相似行动者分到互斥的派别中,从而加强网络中小团体间知识共享的频率。并对本地区的海湾安全技术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虚拟团队 知识共享 网络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3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4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9
  • 1.3 研究的目方法和主要内容19-22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20-22
  • 第2章 相关理论22-33
  • 2.1 虚拟团队的基本理论22-23
  • 2.1.1 虚拟团队的概念22
  • 2.1.2 虚拟团队的特征22-23
  • 2.2 知识共享的基本理论23-27
  • 2.2.1 知识共享的概念23-24
  • 2.2.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概念24-25
  • 2.2.3 虚拟团队中知识特点25-27
  • 2.3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27-32
  • 2.3.1 社会网络基本理论27-30
  • 2.3.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30-31
  • 2.3.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问题及模型建立33-40
  • 3.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障碍及问题的提出33-35
  • 3.1.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障碍33-34
  • 3.1.2 问题的提出34-35
  • 3.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模型35-39
  • 3.2.1 理论基础35-36
  • 3.2.2 研究构思36-37
  • 3.2.3 模型建立及相关概念界定37-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模型分析40-54
  • 4.1 虚拟团队网络模型的中心度分析40-44
  • 4.1.1 结点中心度41
  • 4.1.2 紧密中心度41-42
  • 4.1.3 间距中心度42-44
  • 4.2 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的子群分析44-48
  • 4.2.1 子群分析原理44-46
  • 4.2.2 N-派系分析46-47
  • 4.2.3 凝聚子群团聚度分析47-48
  • 4.3 知识共享网络模型中的位置角色分析48-53
  • 4.3.1 位置角色分析原理48-49
  • 4.3.2 位置角色分析过程49-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促进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策略研究54-61
  • 5.1 基于中心度分析的知识共享促进策略54-56
  • 5.1.1 依靠高中心度成员实现快速知识共享54-55
  • 5.1.2 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结点中心程度55-56
  • 5.2 基于子群分析的知识共享促进策略56-58
  • 5.2.1 构建小知识团体57
  • 5.2.2 强化核心人员的联系57-58
  • 5.2.3 构建知识共享网络平台58
  • 5.3 基于位置角色分析的知识共享促进策略58-60
  • 5.3.1 挖掘默会知识,寻找知识源59
  • 5.3.2 分派对等成员促进派系间联系59-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6章 实证分析61-71
  • 6.1 海湾公司概况61-62
  • 6.2 实例模拟过程62-64
  • 6.3 实证分析64-68
  • 6.3.1 中心度分析64-67
  • 6.3.2 团聚度分析67
  • 6.3.3 位置角色分析67-68
  • 6.4 实证结论68-69
  • 6.5 本章小结69-71
  •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7-78
  • 致谢78-79
  • 作者简介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群,谢晓东;支持虚拟组织的层次式知识共享框架技术[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忠;企业虚拟团队产生的背景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3 罗琼;刘兴;匡小平;;知识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因、障碍和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9年02期

4 叶文;褚建勋;汤书昆;;学习型组织中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5 奚玉芹;戴昌钧;;虚拟团队及其管理价值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6 王嵩;田军;王刊良;;创新团队内的隐性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7 肖伟,赵嵩正;虚拟团队沟通技术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年06期

8 王学东;易明;占旺国;;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J];情报科学;2009年12期

9 杨斌;王学东;;基于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的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12期

10 王娟茹;赵嵩正;;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龙;虚拟团队管理中的知识共享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文军;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97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