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局内人行动研究:一种实践者作为研究者的新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1-11-17 05:23
  在批判实在论范式下的局内人行动研究,超越了实践者本身,实现了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促进了行动的改善和知识的生成,达致了统一的目标。局内人行动研究的产生,首先源于破解研究者和实践者对立状态的现实需要,赋予实践者作为研究者的角色,通过反思、学习及行动,使实践者获得提升并改进实践;其次,局内人行动研究的发展有其理论逻辑,包括深层本体论、联结认识论和多重价值论,无疑为其确立了重要的依据;最后,研究实施当中采用一种可行的具体方法,即"一般经验方法"。另外,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局内人行动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局内人行动研究未来在国内可能应用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位学术研究、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以及个人研究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等诸多方面。总之,局内人行动研究在追求自我超越的价值中不断发展,为实践者作为研究者,从实际出发,通过行动来反思和学习及促进个人发展和组织变革提供了可行路径。 

【文章来源】:天府新论. 2018,(04)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局内人行动研究的现实合理性
    (一) 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立的现实状态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融合的持续探索
    (三) 研究者与实践者贯通的可行路径
三、局内人行动研究的理论逻辑性
    (一) 深层本体论基础
    (二) 联结认识论取向
    (三) 多重价值论诉求
四、局内人行动研究的方法可行性
    (一) “一般经验方法”的内涵要求
    (二) “一般经验方法”的实施步骤
    (三) “一般经验方法”的现实意义
五、局内人行动研究的内涵独特性
    (一) 局内人行动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比较
    (二) 局内人行动研究与局内人研究的比较
    (三) 局内人行动研究与自我民族志的比较
六、局内人行动研究的应用可能性
    (一) 应用于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
    (二) 应用于组织变革和组织系统学习
    (三) 应用于个人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
七、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职初体验:基于自我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的城市女性哺乳实践研究[J]. 许怡,刘亚.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8)
[2]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 黄福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02)
[3]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 周光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2)
[4]略论教育学的类型与特征——基于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关系的视角[J]. 孔祥渊.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1)
[5]实践哲学视域中的行动研究[J]. 苏鸿.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6)
[6]自我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J]. 蒋逸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11(04)
[7]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论问题——由“局内人”视角引出的讨论[J]. 王添淼.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5)
[8]行动研究:一种新的研究范式?[J]. 李小云,齐顾波,徐秀丽.  中国农村观察. 2008(01)
[9]对“教师即研究者”命题的探析[J]. 阳利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07(20)
[10]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第三条进路[J]. 殷杰,安篪.  哲学研究. 2007(09)

博士论文
[1]批判与超越[D]. 张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 赵华.南开大学 2010
[3]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姜美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0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500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