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大学生如何应对专业迷茫——以管理类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1 13:08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如何应对专业迷茫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查到的1049名管理类专业大二学生的专业认知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在校学习后能够非常了解专业的大学生仍然占少部分。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认知度低这一现象展开调研,由数据统计得出大学生专业迷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改变大学生专业迷茫现象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影响。 

【文章来源】:品牌研究. 2018,(0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大学生如何应对专业迷茫——以管理类专业为例


(二)大学生希望学校增加校企合作课程

学校教学,提出建议


定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管理类大学生对校企合作教学是持有积极心态的。在不同的改革计划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比如89%的大学生希望在学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到企业实习参观的机会;64.70%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引进企业到校进行指导;有45.7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纯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由此可看出,大学生是希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高专业认知度。比如:引进企业到校进行指导和学生走出校门进企业参观实习。通过实践了解自己学习程度和学科弱点,有目标性的学习专业课程以提升专业素质。(见图2)图2二、针对学校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一)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大学生要有极高的专业素质,以应对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提升专业认知水平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根本是提升专业认同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39%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自己所学专业是不了解的,进入大学后,如果没有产生高度的专业认知,就不会有主动的学业学习动力,厌学,消极,四年后就业选择成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从大一开始,贯彻专业认知提升理念,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育和引导。比如:在入学教育时,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清楚该专业未来就业岗位以及就业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了解并喜欢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感兴趣、时刻保持积极状态去学习。(二)教学课程安排合理化1.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与时俱进课程内容方面,学校应合理调整。现阶段我国大学课程内容存在专业知识更新滞后的现象,而且学生技能实践课程少。进入社会后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落后,很少能应用,基本上又得重新学习。因此,高校应进行课程改革时,应注意精炼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加快教材更新速度。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陆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9)
[2]高校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林霜.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4)
[3]面向教学与需求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研究[J]. 赵岩,冯彩云,杨菁,高元平.  时代教育. 2015(03)
[4]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研究[J]. 胡阿芹,李庆胜.  临沂大学学报. 2011(04)
[5]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王素敏.  河北企业. 2011(02)
[6]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孙忠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7]管理类课程改革设想[J]. 束惠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8]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张光明,田剑,贾夕,刘文,夏文莉.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本文编号:3509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509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