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0:33
  针对全球化环境危机和能源枯竭问题,以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势头突飞猛进,装机容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然而,某些地区的新能源由于受到当地消纳空间不足和外送通道容量的限制,产生了弃风弃光的现象。同时,由于风电和光伏的出力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其大规模的接入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主动配电网的能量管理和优化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在实现对高渗透率可再生新能源充分消纳的同时保证配电网能够更加经济安全的运行,是主动配电网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必要对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考虑到不同分布式电源运行的时空差异性,本文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维度上研究主动配电网的能量管理策略。空间尺度上,将同一分布式电源的所有者划分为一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配电网和主动配电网两级联动的局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全局协调优化的分布式能量调度机制;时间尺度上,从日前和日...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图1-1课题研宄思路??Fig.?1-1?Research?idea?of?project??

配电网结构,区域


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手段。为了有效缓解主动配电网全局优化的通信压力,解决??高渗透率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下的多源协调控制及有效消纳等问题,本文??将主动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配电网,结构如图2-1所示。????区域2?储能?区域3??^■^2)?—————^??T?T?T?T??负荷?区域1?DG?负荷??图2-1主动配电网结构图??Fig.2-1?The?structure?of?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2.1.2区域配电网??本文研究的区域配电网(regional?distribution?network,?RDN)指的是主动配电??网中,在给定的运行方式下由同一个利益主体自然形成的小型配电区域。该区域??配电网中可能是一个微网,或多个微网,也可能是由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可控??分布式电源,负荷或储能系统等组成,其内部的可控分布式电源可以是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以及小水电,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负荷包括常规负荷和可控负荷两种。如图2-2所示,该区域配电网中含有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含有可控负荷,可控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等单元。??储能?风电??SI?????????^?负荷??T?T?T?▼??光伏?光伏?可控?可控?????1?负荷?DG??图2_2区域配电网结构图??Fig.2-2?The?structure?of?regional?distribution?network??2.1.3区域划分??通过调研

配电网结构


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手段。为了有效缓解主动配电网全局优化的通信压力,解决??高渗透率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下的多源协调控制及有效消纳等问题,本文??将主动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配电网,结构如图2-1所示。????区域2?储能?区域3??^■^2)?—————^??T?T?T?T??负荷?区域1?DG?负荷??图2-1主动配电网结构图??Fig.2-1?The?structure?of?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2.1.2区域配电网??本文研究的区域配电网(regional?distribution?network,?RDN)指的是主动配电??网中,在给定的运行方式下由同一个利益主体自然形成的小型配电区域。该区域??配电网中可能是一个微网,或多个微网,也可能是由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可控??分布式电源,负荷或储能系统等组成,其内部的可控分布式电源可以是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以及小水电,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负荷包括常规负荷和可控负荷两种。如图2-2所示,该区域配电网中含有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含有可控负荷,可控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等单元。??储能?风电??SI?????????^?负荷??T?T?T?▼??光伏?光伏?可控?可控?????1?负荷?DG??图2_2区域配电网结构图??Fig.2-2?The?structure?of?regional?distribution?network??2.1.3区域划分??通过调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能源消纳机制的欧洲启示[J]. 李琼慧.  国家电网. 2017(07)
[2]考虑多利益主体参与的主动配电网双层联合优化调度[J]. 黄伟,李宁坤,李玟萱,刘琦,刘自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12)
[3]主动配电网协同优化系统研究[J]. 李庆生,陈飞,刘东,唐学用.  南方电网技术. 2016(12)
[4]考虑经济性的风储联合双应用的储容配置方法[J]. 王明,李欣然,谭绍杰,黄亚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02)
[5]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调度[J]. 肖浩,裴玮,孔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18)
[6]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自备电厂发电权交易模式可行性探讨[J]. 华夏,罗凡,张建华,王维洲,刘福潮.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12)
[7]基于MAS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协调优化调度[J]. 蒲天骄,李烨,陈乃仕,王晓辉,刘广一.  电工技术学报. 2015(23)
[8]电改体制下新能源上网价格及补贴机制设计[J]. 郭红珍,杜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9]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J]. 庄慧敏,肖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5)
[10]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综述[J]. 邢海军,程浩忠,张沈习,张逸.  电网技术. 2015(10)

博士论文
[1]含分布式能源的电网协调优化调度[D]. 龚锦霞.上海交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提升光伏可调度性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 耿亚男.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提高风电功率可调度性的储能配置研究[D]. 李爽.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基于源网荷协同的高渗透率风电并网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丁楠.东南大学 2015
[4]主动配电网日前计划调度方法研究[D]. 王健.北京交通大学 2015
[5]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出力概率分布模型的研究[D]. 樊磊.华北电力大学 2012
[6]风水互补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D]. 尚志娟.北京交通大学 2011
[7]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郑强.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1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531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