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东营地区私募股权基金设立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25 04:54
  私募股权基金(PE)是一种新型投资工具,在我国只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PE也开始由外资主导向本土主导转变,不少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发展PE的重要性,于是纷纷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本地PE的发展,并出台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中心城市,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东营地区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设立和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已势在必行。国内对于PE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总体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PE组织模式、法律规范、发展对策等方面,很少有结合一个地区实际,对PE的整个运作流程进行设计的,本文将结合东营地区实际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东营及其他地区地方政府及PE投资机构以有益的建议,以促进PE和当地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并实现资本的增值。 在东营设立私募股权基金不仅可以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还可以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最终有利于东营地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的形成,这与当地政府的金融政策不谋而合,因此研究东营地区私募...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私募股权基金概述
    2.1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2.2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理论
        2.2.1 私募股权投资契约理论
        2.2.2 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理论
    2.3 私募股权基金的分类
    2.4 私募股资基金的特点
    2.5 私募股基金的组织形式及管理
        2.5.1 有限合伙制
        2.5.2 公司制
        2.5.3 契约制
第3章 私募股权基金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1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
        3.1.1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3.1.2 欧洲私募股权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3.1.3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经验总结
    3.2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
        3.2.1 投资机构多元化,投融资金额大幅上升
        3.2.2 本土 PE 加速设立,外资 PE 有所收缩
        3.2.3 成长资本比重增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3.2.4 投资偏向传统行业,清洁技术行业也备受关注
        3.2.5 退出案例变化较大,IPO 退出仍是主流
    3.3 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意义
第4章 东营地区建立私募股权基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1 东营地区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必要性
        4.1.1 推动多层次的融资体系的建立
        4.1.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1.3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4.1.4 提升东营在我国资本市场地位
    4.2 东营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4.2.1 经济环境分析
        4.2.2 法律环境分析
        4.2.3 政策环境分析
    4.3 东营地区设立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的问题
        4.3.1 缺乏运作经验
        4.3.2 缺乏合格人才
        4.3.3 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
        4.3.4 市场价值体系不健全
        4.3.5 现行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第5章 东营地区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流程设计
    5.1 基金的发起人
    5.2 基金的募集
    5.3 基金的组织模式
    5.4 项目的寻找和筛选
    5.5 估值、谈判及交易
    5.6 投资生效后的监督及风险管理
    5.7 基金的退出方式
        5.7.1 境内外公开上市(IPO)
        5.7.2 场外市场交易
        5.7.3 股权回购
        5.7.4 并购
        5.7.5 清算
第6章 推进东营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加强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支持
    6.2 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6.3 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6.4 建立和完善市场中介体系
    6.5 健全法律规章制度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67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67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