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违约风险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08:23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发展对分散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丰富我国投资产品以及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和有关政策的分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进行实施是可行的。在MBS发行过程中,合理确定作为其标的资产的住房抵押贷款的价值始终是其核心问题之一,而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带来的违约风险直接影响了资产池现金流,因此,文章将主要围绕违约风险对抵押贷款定价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包括由支付能力导致的被迫违约和支付意愿导致的理性违约,文章首先分别分析了两类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房价变化对借款人理性违约行为的重要影响。其次,在住房抵押贷款定价过程中,以固定利率等额还款贷款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理性违约和被迫违约情况下的住房抵押贷款定价进行了分析。在理性违约情况下,住房价格变化可用布朗运动过程来表示,通过对房价与无差异住房价格大小的比较,对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进行预测,建立了理性违约情况下的住房抵押贷款定价模型。在被迫违约情况下,基于KKS强度模型,引入违约强度的概念,在风险中性概率测度下建立住房...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传统方法
        1.2.2 计量经济方法
        1.2.3 国内考虑违约风险的定价模型文献综述
    1.3 论文框架与思路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述
    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关理论
        2.1.1 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
        2.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
    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意义
    2.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及前景
        2.3.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2.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违约风险
    3.1 次贷危机带来的风险管理启示
    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前后的违约风险对比
    3.3 违约风险分析
        3.3.1 违约的定义
        3.3.2 借款人违约行为分类
    3.4 违约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3.4.1 被迫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4.2 理性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4.3 违约风险其他影响因素
4 隐含违约风险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定价
    4.1 基本定价思路
    4.2 违约风险定价理论
        4.2.1 违约风险理论刻画
        4.2.2 违约风险定价模型
        4.2.3 理性违约概率模型
        4.2.4 被迫违约定价模型
    4.3 抵押贷款现金流分析
        4.3.1 正常情况下,即不考虑违约及预付的抵押贷款现金流
        4.3.2 违约发生时的现金流分析
    4.4 贴现率的选择
        4.4.1 贴现率的影响因素
        4.4.2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4.5 房屋价格随机过程模型
    4.6 违约风险住房抵押贷款定价
        4.6.1 理性违约概率下的定价模型
        4.6.2 被迫违约风险下的强度定价模型
    4.7 蒙特卡罗模拟在定价模型求解中的应用
        4.7.1 蒙特卡罗模拟简介
        4.7.2 模拟步骤
        4.7.3 参数设定及算例
5 案例分析——“建元2007—1”
    5.1 “建元2007—1”概述
        5.1.1 交易概要
        5.1.2 资产池总体特征
        5.1.3 现金流支付机制
        5.1.4 定价
        5.1.5 违约风险
        5.1.6 信用增级
        5.1.7 利率风险
        5.1.8 房价波动风险
    5.2 对比“建元2005”,“建元2007”的进步之处
    5.3 RMBS 的违约风险防范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969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969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