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代织妇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18:32
  桑织,指植桑养蚕,缫丝纺织,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主要构成,支撑着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生存发展,地位异常重要。由于“丝绸之路”的再次繁盛,唐代丝绸生产地域广泛,数量可观,纺织、印染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丝绸生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这其中,唐代纺织妇女的勤劳聪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诗中反映桑织活动的诗歌数量众多,其中对从事纺织的妇女的劳作、情感世界等方面描写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有101首,因为纺织的主体是妇女,故将此类作品称为“织妇诗”,主要通过织妇的“苦”和“怨”两个方面探究这类作品的内容。与此同时,这类诗作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唐代诗人将其对于纺织妇人的所见所知所感写入诗中,又使此类诗歌具有了记录、反映唐代社会、历史、风俗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论述。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法
    (四)唐前诗中的桑织活动
        1.《诗经》中的桑织活动
        2.两汉诗中的桑织活动
        3.魏晋南北朝诗中的桑织活动
一、唐代丝绸生产概况
    (一)产区分布及丝绸种类
        1.黄河南北
        2.川渝巴蜀
        3.东南地区
    (二)生产模式
        1.男耕女织
        2.皇家织造
        3.织造户制
        4.民间作坊
        5.统一标准
    (三)丝绸之路
二、唐诗中的纺织工艺
    (一)唐诗中的养蚕缫丝
    (二)唐诗中的素织色织
    (三)唐诗中的印染工艺
        1.印染材料
        2.印染方法
        3.印染图案
三、唐代织妇诗的内容
    (一)织妇之苦
        1.“万梭为一素”
        2.“手织劳无衣”
        3.“频年嫁不得”
    (二)织妇之怨
        1.思妇之愁怨
        2.弃妇之悲怨
        3.对苛捐杂税的怨愤
四、唐代织妇诗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1.语言生动
        2.形象生动
        3.典故引用
        4.对比手法的使用
    (二)文化价值
        1.男耕女织思想
        2.家园之思
        3.体现妇德
        4.反映祭祀文化
    (三)历史价值
        1.纺织器械的描写
        2.国家制度的印证
        3.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96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