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声的偏至——鲁迅留日时期的主体性思想研究笔记

发布时间:2024-02-04 03:03
  <正>"新声"("别求新声于异邦"),"心声"("贤者"的"心声内曜"),"雄声"("精神界之战士"的"雄声"),"恶声"("破恶声论"和"真的恶声")——"声"的主题或意象贯串于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字活动,构成了他彼时之主体性思想("立人")中的"声的政治学"或"声的伦理学"。((1))"残清之季"的声境是噪音盈耳的"扰攘世"和"万籁齐喑"的"寂寞境"的一体两面。"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以"声音"来象征一个文明乃至国族的整体命运,固然是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然而"本根剥丧,神气旁皇",将文明的总体性沦亡归结为内部"真的人"(或"新的人")失语消音的结果,则是鲁迅留日时期汲汲求证的思考。"声"是主体"心性"或"自性"的表征,亦可与一民族的命运相关联。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寂寞境与扰攘世
二、东亚的抵抗
三、“立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四、声之诚与伪
余声:声发自心,朕归于我



本文编号:3895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895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