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红楼梦第22回原文_蒋勋说红楼梦庄子_《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30 03:02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和庄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07年

《红楼梦》和庄子

张建华  

【摘要】: 《红楼梦》的写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及哲学、社会科学的集大成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可轻易逾越的高峰。其中,我国先秦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 引言部分简单分析当代红学对文本研究的提倡、文本研究所存《红楼梦》和庄子之间关联研究的空隙及《庄子》和《离骚》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脉络。 正文部分包括五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曹雪芹与庄子。基于庄子其人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概述庄子对曹雪芹本人的生活态度、处世哲学与创作的巨大浸溉作用。 第二章以庄子与禅宗的交融互附为媒介简要探讨曹雪芹在精神世界、现实生活及创作中对庄子的突破。 第三章首先以一个小段简要总结庄子作品及其精神气质之核心,随之进入《红楼梦》作品本体,对庄子在文本中直接现身的痕迹做一粗浅梳理,这是庄子前导《红楼梦》的表层表现和证明。 第四章系统阐述《庄子》的寓言特性及《红楼梦》中的大寓言意味,企图提出一个较新的红学观念:小说的寓言性。这是《庄子》在结构、文本精神世界和寄寓手段诸环节中对《红楼梦》的深层启示。 第五章进入两部作品的视角界面,主要关注《庄子》的多重视角、视角变换及《红楼梦》的集大成之功。这是庄子作品的叙述技巧给予《红楼梦》的另一种影响。 余论将视域集中在读者对两部作品的阅读和接受上的异同,以及它们对读者的陶冶和提高,这是本文的余绪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4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 当代红学文本研究之隙简析7-9
  • 第一章 双峰并峙:曹雪芹与庄子9-21
  • 第一节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9-13
  • 第二节 曹雪芹与庄子13-21
  • 第二章 后来居上:曹雪芹对庄子的突破21-27
  • 第一节 庄子与中国禅宗的交融与互附21-23
  • 第二节 曹雪芹对庄子的承继与突破23-27
  • 第三章 红楼庄影:庄在"红楼"第一层27-33
  • 第一节 庄子在《红楼梦》文本中的直接现身27-30
  • 第二节 庄子在《红楼梦》文本中的间接表述30-33
  • 第四章 殊途同归:庄子寓言和《红楼梦》的大寓言意味33-48
  • 第一节 庄子寓言的意蕴与哲学思考33-35
  •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寓言意味35-48
  • 第五章 山重水复:《庄子》的视角变换及《红楼梦》的视域整合48-54
  • 第一节 《庄子》的多重视角对庄子"一与多"的阐释48-49
  • 第二节 《红楼梦》集大成之功49-54
  • 余论 不识庐山:《庄子》和《红楼梦》的阅读和接受54-56
  • 参考文献56-58
  • 研究成果58-59
  • 后记5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重岗;心性之情——《红楼梦》本体辨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张洪波;《红楼梦》之“复调结构”与“浑成事体”[J];红楼梦学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建雄;;论《红楼梦》对传统叙事结构的突破[J];东方论坛;2013年01期

    2 高淮生;;考论结合、建构新说:张锦池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建华;;《庄子》的视角转换及《红楼梦》的视域整合[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曹金钟;;“矛盾”与“只取其事体情理”——《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辨之一[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1期

    5 常亮;刘彦奎;;《红楼梦》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J];作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红梅;《红楼梦》评点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向知燕;论《红楼梦》的情本思想[D];湘潭大学;2008年

    2 祁海燕;论《红楼梦》的神异叙事[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涛;由来同一梦 得失寸心知—《红楼梦》后四十回再辨[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武秀凤;明清小说“一笔多用”理论探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安崙,程俊;庄子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和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6期

    2 王景琳;《庄子》内篇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1985年10期

    3 白奚;;“庄子精神”同庄子形神论的内在逻辑联系[J];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04期

    4 陈红映;;庄子的自由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4期

    5 袁经文;庄子思想与唯识学[J];宗教学研究;2004年04期

    6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论庄子思想对文人画理论的影响[J];中国美术馆;2007年02期

    7 王胜彩;;由庄子思想看艺术欣赏之“心”[J];艺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楚子;;开浩荡之奇言——读庄子《逍遥游》[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年11期

    9 王振民;;庄子悲剧意识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徐克谦;庄子与儒家[J];齐鲁学刊;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涛;;《庄子新探》赢得高度评价[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孟周;;庄子体道次第思想简述[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宗明华;;庄子与魏晋文人的独立人格意识[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张瑞君;;庄屈思想与李白性格[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9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刘剑峰;;“无言”的智慧——庄子思想给我们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恩标 李红民 韩富生 记者 臧宾;[N];菏泽日报;2011年

    2 哈尔滨师范大学 赵德鸿;[N];光明日报;2011年

    3 董延喜;[N];商丘日报;2006年

    4 ;[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月喜;[N];临汾日报;2006年

    6 吴淑玲;[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委峰;[N];商丘日报;2010年

    8 刘士林;[N];光明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张飞 徐领 程世领;[N];菏泽日报;2010年

    10 张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粉鸽;自然与自由[D];西北大学;2007年

    5 马颢;“顺物自然”——《庄子》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杨文娟;宋代福建庄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9 肖海燕;宋代庄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建原;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伟;逍遥于生死之间——庄子的死亡伦理及现代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合宜;庄子身心思想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韩莹莹;庄子思想中的孔子图像[D];复旦大学;2010年

    4 周钧;庄子“道术”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袁晓阳;庄子的境界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涛;庄子忧患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秋影;生命诗境的美学——庄子审美人生境界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苗;庄子的“反知”与“真知”[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和庄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3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3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