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发布时间:2016-09-27 13:13

  本文关键词:《护理学导论》案例教学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首席医学网      2009年08月07日 22:41:51 Friday  

 

  加入收藏夹   官方投稿信息

作者:李青文,谭冬梅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100034

【摘要】  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现代护理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开局导入法,情境陶冶策略和方法,案例分析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法,小教师授课法等。

【关键词】  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的启蒙教材,是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的基础,涵盖了护理学中先进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于护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护理学导论》理论性较强,与临床实际联系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就在《护理学导论》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供大家讨论,旨在不断提高《护理学导论》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开局导入法

  笔者认为一节课的导入极为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程初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至关重要。如何更好地导入课程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1 利用真人、真事导入:在讲解《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时,首先联想到护理学的鼻祖南丁格尔,讲解她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加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同时讲解南丁格尔奖章是护理界的最高荣誉以及我国的历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和她们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促进学生学习护理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树立热爱护理、终生为护理事业奋斗的崇高品质。

  1.2 运用介绍概念的由来导入:医学中有些概念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而形成的。例如:学习《健康与疾病》这一章时,健康概念的形成就经历了健康就是没病;健康是人们身体感到舒适;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健康是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等几个过程;最后形成了“四维健康观”,使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对健康的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1.3 采用典型实例进行导入:例如,在讲解《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这一章时,可由以下案例进行导入:一位60多岁的退休工人,身体非常好,可是当得知儿子出车祸变成植物人之后,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患了食道癌,并且迅速发展到晚期。通过利用这个典型实例进行导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压力对人体的危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急于了解如何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及心态。

  2 情境陶冶策略和方法

  情境陶冶策略和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1],如讲授《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这一章时,可以设置情境,比如护士静脉穿刺2次未成功引起护患纠纷、大出血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等现场,分别由学生来扮演护士、患者、家属以及医生等,并从中运用所学到的沟通技巧,最终妥善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到的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也会感同身受,提前体会临床工作的复杂性。

  3 病例、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媒介(语言、书面、音像)手段,将所描述的客观真实的特定教学情景(或教学实况)带人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甚至作为某种角色进人特定的情景和学习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2]。比如在学习 《护理程序》这一章时,我们引用了临床骨外科的一个实际病例:王先生,68岁,车祸骨折术后第2天,白班护士巡房时发现王先生的精神状态很疲惫,眼圈发黑,不时打哈欠。经了解方知王先生因刀口和牵引处疼痛,昨晚一夜没有睡好觉。护士观察到患者面部呈痛苦状并了解到患者只有老伴陪护。检查:切口红肿,T38.5℃,Bp120/70mm Hg(1mm Hg=0.133kPa)。可以利用这个病例讲解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从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到评价的全过程,这样既可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又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更好地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未来的临床工作中。

  4 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Learning,PBL),源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目前这种方法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这也是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3]。例如:在讲《人的基本需要》时,教师就有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当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进行学习时,就会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每个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5 小教师授课法

  即让学生走向讲台,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可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表达能力,使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吸收和掌握知识。如在讲解《健康教育》这一章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某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学生分组,每组10人,有人负责查资料、有人负责做课件,有人负责讲解,分工合作。这样既能使学生更深刻掌握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将其付诸于实践,又能提高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一举多得。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方法,以上仅仅是在《护理学导论》课堂教学中的肤浅体会,以后还应该不断的摸索和探寻,不断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护理学导论》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何德梁.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336.

  [2] 冯立民. 《护理学导论》案例教学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3):130.

  [3] 郭 娟.几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课堂上运用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3165.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本文关键词:《护理学导论》案例教学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4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24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