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关于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3 12:18

  本文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于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2014-07-18 11:06:34   来源:   评论: 点击: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特点。方法 本次选择20个神经内科病房供职的护理人员作研究对象, 于2014年1月发放问卷对工作现状展开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20个病房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对护理人员分层岗位管理12个, 占6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特点。方法 本次选择20个神经内科病房供职的护理人员作研究对象, 于2014年1月发放问卷对工作现状展开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20个病房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对护理人员分层岗位管理12个, 占60%。分管患者:中班(32.3±19.5)名, 白班(8.6±4.1)名, 夜班(35.5±18.9)名。除陪送检查外, 直接护理部分不同年限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中护理科研、护理记录、护理管理、临床带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现状, 针对性制定应对方案, 如应用能级岗位管理模式等, 可保障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工作现状;调查 
  护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为关键环节。护理人员的有机构成及数量对护理质量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增强, 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服务质量已引起患者、家属及社会高度重视。随着护理管理模式改革的推进, 依据患者病情、护理工作量, 对护士合理配置, 行分层管理, 对保障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内科在医院各科更具特殊性, 患者病情复杂,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更具必要性[1]。本次研究选取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展开相关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应用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20个神经内科病房供职的护理人员, 共300名, 年龄19~42岁, 平均(28.4±4.9)岁, 均为女性。婚育状况:已婚已育110名, 已婚未育60名, 未婚130名;正式编制174名, 非正式编制126名。工作年限:≤4年140名, 5~9年80名, 10~19年60名, ≥20年20名。职称:主管护师24名, 护师140名, 护士136名;学历:本科75名, 大专200名, 中专25名。均有护士执业证书, 排除非在岗人员及护士长。 
  1. 2 方法 调查问卷依据文献研究和研究目的设计, 包括护理工作开展现状、人力配置和分层现状、基本信息三部分内容。依据护理工作项目内容设计开展现状调查表, 含直接和间接两部分, 共为19个维度, 条目131个,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评估每个条目落实情况。①从不, ②偶尔, ③一般, ④较经常, ⑤经常。依据项目频次, 由护理人员自评。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8.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人员编配 神经内科20个病房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对护理人员分层岗位管理12个, 占60%。分管患者:中班(32.3±19.5)名, 白班(8.6±4.1)名, 夜班(35.5±18.9)名。 
  2. 2 年限与护理工作频次对比 按工作年限划分为四组, 对比19个维度中部分直接和间接护理实践频次。除陪送检查外, 直接护理部分不同年限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中护理科研、护理记录、护理管理、临床带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工作年限直接护理工作实践频率对比( x-±s) 
  工作项目 ≤4年(n=140) 5~9年(n=80) 10~19年(n=60) ≥20年(n=20) 
  直接护理 护理评估 4.56±0.67 4.54±0.89 4.59±0.65 4.43±0.97 
  陪送检查 3.66±1.24 3.74±1.26 3.56±1.07 2.91±1.28a 
  间接护理 护理科研 3.68±1.56 3.08±1.61 2.97±1.51 3.51±1.39a 
  护理记录 4.23±0.98 4.37±0.94 4.61±0.64 4.21±0.82a 
  护理管理 3.25±1.29 3.79±1.00 4.18±0.83 4.00±0.95a 
  临床带教 3.23±1.29 3.73±1.17 4.12±0.82 3.80±0.97a 
  药物准备 4.17±0.95 4.24±0.98 4.33±0.78 4.21±0.94 
  注:aP<0.05 
  3 讨论 
  护理是有效维护人类健康的手段, 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 通过与医疗过程的配合, 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剧, 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也随之不断改变, 依据患者需求, 并结合医生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成为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源有效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精神压力较大, 造成部分成就感缺乏, 工作积极性降低, 依据护理人员学历、年限、工作能力, 个性化分配护理任务, 实行弹性管理, 是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1, 2]。 
  结合本次研究并查阅相关文献显示, 虽大部分调查病房应用分层岗位管理, 但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 除少数维度如活动翻身、陪送检查有差异外, 其他护理评估、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均无差异。结果表明, 受诸多因素, 如人员数量不足等影响, 医院虽应用分层岗位管理模式, 但在工作内容分配上各层级结构并未充分体现, 不同职称、资历、学历护理人员能力不等, 除科研、管理、教学等少数项目外, 其他所参与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对, 分层仅停留在科研、管理、教学等间接护理层面[3]。故除存在人员数量配置不足外, 使用上也有不合理现象, 忽视了能力和工作经验差异。故按照卫计委(原卫生部)文件, 开展能级岗位管理, 是对护理人才合理应用, 促进其专长充分发挥、挖掘护理人员潜力的保障, 同时可促进护理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进而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现状, 针对性制定应对方案, 如应用能级岗位管理模式等, 可保障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翠,曹洁,叶文琴.我国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现状及对策.护理研究, 2010,24(9B):2355-2357.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2):5-8. 
  [3] 高玲玲,张英华,张俊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护理管理, 2009,9(2):46-4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面对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延伸阅读:


  本文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73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